《刺杀小说家》真的是太“痴”

关宁,为了找寻女儿,六年光阴,奔走山河,是凡人眼里的“痴”。

空文,将自己扎入小说里,笔耕六年,近乎失去一切,是凡人眼里的“痴”。

李沐,认为空文的小说,导致了自己濒死,于是找人暗杀空文,亦是凡人眼里的“痴”。

所有人都是痴念,这痴念是偏执的。

但可笑的是,只有偏执的人,才会一直“相信,相信的力量”

两个被抛弃的人

现实世界的关宁和空文,是这部电影的眼,个社会的边缘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因为偏执某件事,主动被社会给抛弃。

关宁用了6年的时间,在寻找自己失踪的女儿,卖了房子,离了婚,所有人都认为没希望的事,只有他还在苦苦坚持。

希望哪怕是万一,他也憧憬,这是父亲的执着。

空文用了6年的时间,追逐着自己的小说梦,被关宁用石头砸个半死,带着伤口,在天台继续给关宁讲着小说;被杀手捅了一刀,生命垂危,看见关宁来了,第一句话是:

抱歉,小说还么写完。

他俩的“痴”态,构成了《刺杀小说家》表世界的全部,而这个全部,是冲突且浪漫的。

因为不信命,所以被边缘化,不被理解。

因为不信命,所以相信未来,因此浪漫。

所以我们看到,被警察困于车内的关宁,第一反应不是辩解,而是逃跑。

得知屠灵知道自己女儿消息,不是细细盘问,而是声嘶力竭。

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情绪,像个正常人一样去社交,6年的奔波,几乎耗尽他所有理智。

所以我们也看到,被人指责、抱怨的空文,将自己从现实世界抽离,和小孩子踢球,一个去图书馆。

被石头砸的不能动弹,第一反应不是报警,而是想自己和小说的羁绊,不死不休。

他没有那么多空间和思绪,像个正常人一样去社交,6年的写作,几乎耗尽他所有感性。

一个只有情绪的边缘人,一个只余理性的边缘人,撞到了一起,这种巧妙是让人怜惜的。

导演路阳的确通过两人的多次互动,如搬砖、天台心声、图书馆一战等场景,构建出了两个“痴者”的弧光,但也残忍的把他们丢到了社会面前曝光:

只有情感残缺的人,才能彼此慰藉。

残缺的浪漫

是的,整部《刺杀小说家》的故事线是残缺且浪漫的。

戏中戏的故事,强化了平行时空两队人的羁绊,也暴露出了影片的一大痛点,无法“复利”的情绪

电影一开始的基调,就起的很高。

关宁、空文、李沐、屠灵,他们都在追求能填补“内心”的东西。

除了屠灵外,其余三者对自己追求的事物,都有明确的目的导向,在目标确定后,这三个人物的情绪都无法随剧情迭近。

从始至终,关宁都是愤怒的。

愤怒的抓捕人贩子,愤怒的同意暗杀空文、愤怒的和屠灵社交,愤怒的阻击杀手。

因此雷佳音的这一角色,在全片里,给予观众永远的是情绪高涨,他太噪了,在空文和屠灵的衬托下,更是炙热的让人感到焦灼,让人在观影时坐立不安。

我知道这是身为人父的浪漫,可这浪漫毕竟是残缺的,夙愿的过于偏执,使人魔怔。

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路阳导演用戏中戏里,红甲武士,拿着蓝光加特林,阻击赤发鬼的方式,化解了这种魔怔。

接连着是“代表月亮消灭力”、“爸爸给你打妖怪”,之前的魔怔至此被化解。

他不再是一个偏执的疯子、遗失孩子的父亲,他的所有焦灼,汇聚到了一起:

一个保护孩子的父亲。

当一个角色从偶然性走向共识性时,他就立了起来,给予观众情绪上的“复利”。

可惜的是,空文、李沐、屠灵,并没有这样的“破局点”

现实的空文和戏中戏的空文,都背负了许多自己都意想不到事。但有的时候,还是“落入俗套”会比较好。

空文到剧终,都不知道事情的因果,也就说明了,这个角色,连最基本的和自己、和过去和解的空间也没有。

他在电影中无法成长,仅仅是帮助关宁成长的一个注脚。

董子健演的很好,但不意味着空文这个角色讨喜。

仅我个人而言,太多的篇幅用到了和赤发鬼一战上,打斗固然很爽,但空文和自己小说梦的关系,却要通过旁人去传达时,这个角色也就发不了光了。

的执念,不再属于他时,那这份执念,究竟是谁的执念?

屠灵也是如此,我们能理解她的转变,但无法认同她的转变。

影片中有多处,在描写屠灵对被遗弃的看法,并且衍生到她最后被关宁感动,共同抗敌。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

屠灵的线,在戏中戏里,实在是太弱了。

她如边缘人一般,游走在两个故事中。现实世界的她和小说里的她,是没有强关联“平行”的,留下的也只有牵强附会下的弱关联

关联一旦变弱,“相信,相信的力量”也就会随之变弱,屠灵也就沦为了“重要的工具人”。

可工具人再重要,依旧是工具人。

稳健且扎实的一步

《刺杀小说家》最令人赞叹的是什么?

全华班的特效技术。

如果不强调这一点,可能很多影迷,还认为是那个国外团队参与制作了。

开篇戏中戏里的丛林追逐,还是火烧城市、赤甲武士追逐、鬼眼无双等,都是在全华班基础上完成。

这意味,中国电影在“数字虚拟角色”的制作上,已经具备全华班工业化案例

这个案例的存在,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我们有了自己的“芯片产业模板”。在技术层面上,和发达国家还不能相比,但是拥有一条完成的工业产业链,是让技术迅速迭代的前提。

《刺杀小说家》的这一步,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势必有推动作用。

诸君请瞧,从大方向上来说,中国电影不正是越来越好吗?

也许《刺杀小说家》的剧情,并不能让所有观众都满意,但是它踏实且有力的每一步,代表着中国电影产业整体的成长。

所以,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好吗?

相信,相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