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南星、白南星、虎掌、山苞米、独脚莲、蛇包谷、山棒子。

——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的块茎。

——分布于东北及山东等地。

——温化寒痰。

——温。

——苦、辛。

——肝、脾、肺。

——燥湿,化痰,散结,消肿,祛风,止痉。

——惊风,癫痫,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中风痰壅,风痰眩晕,顽痰咳嗽,破伤风,

痈肿,蛇虫咬伤。

——腮腺炎,子宫颈癌。中风,口噤,麻痹,拘缓,疝瘕。

——诸风,风痫,昏不知人,蚀透损骨,伤筋,伤寒时疾,寒热,结核,结气,积

聚,身面疣子,皮肤生窟,风痰头痛,偏正头疼(连眼额),头面生窟,口舌疮糜,喉痹,瘰疬,瘿瘤,喉闭,咽喉作声,心痛,乳痈赤肿肠痛,小儿走马疳,痰湿臂痛,阴下湿,伏梁,痿,跌扑折伤,金疮伤折瘀血(碎敷伤处),疥癣,恶疮

——治痰功同半夏。下气,强阴,散血,镇静,解颅,堕胎,破坚积,利胸膈,利水道,补肝风虚,抗肿瘤(可望成为抗癌新药),抗癫痫,抗惊厥,抗氧化,抗心律失常。

——一般炮制后用,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撒或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水煎(常量1.5~4.5克,大剂量3~9克),外用(适量)。

——有毒。生品内服宜慎。恶莽草。畏附子、干姜、生姜。孕妇忌服,热极者忌服,血虚动风者禁服,阴虚燥痰者忌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