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于通信的落后,以及恶劣的环境,导致很多人在分散之后失联,只能成为一名无名英雄。然而,万事总有奇迹发生,两名在1953年失踪的红军将领,时隔53年被一名高僧揭露去向。那么,这些年他们去哪了?为何没有重回组织呢?今天《启史》为您揭开谜题。

两名红军高级将领

在1935年失踪的两名红军高级将领,一个名叫杨道明,另一位是钟循仁。

杨道明是江西人,在1930年,听闻了各位革命领导人令人激动的演讲之后,热血沸腾的杨道明选择了加入革命的队伍。就在这一年,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剿活动。那些原本被打倒的地主,紧跟在国民党军队之后返回来,开始了一系列报复行动。

图1:杨道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杨道明参加革命的缘故,他们一家人也成为了报复的对象。一家人就此分崩离析,父母大哥均在这场磨难中惨死,二哥则被迫遁入空门,几位嫂子和自己的妻子则是被卖到了外地。杨道明面对如此绝境,更加坚定了自己革命的信心。

1934年,杨道明被调到闽赣省任职,同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因为行动错误,杨道明被迫带领队伍转移,遇上了新调任到闽赣省兼任政委的钟循仁。

图2:红军战士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循仁自1927年开始参加革命之后,在反围剿战役中谨遵上级指示,配合打出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而他治理的兴国县更是有着模范县的美誉,就连伟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

长征开始之后,钟循仁奉命留守,在他和杨道明刚刚会合时,两人就发现了内部存在的严重问题,奈何手中没有实权,指挥权被宋清泉等人掌控,想要开展工作可谓是困难重重。

惨遭背叛“被”死亡

1935年初,宋清泉执意要将队伍带到闽南地区,想要开辟一个新的游击区,遭到了杨道明和钟循仁的反对,就此产生嫌隙。在3月份的时候,一封电报指明闽赣根据地要独立自主下去,更加加剧了双方矛盾。此时的革命队伍正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危险重重,导致宋清泉等人的革命信念都产生了动摇。

图3:战争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循仁发现了宋清泉他们的小心思,对他们进行了劝说,并对他们的错误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依然没能改变他们的决定。

5月8日,杨道明和钟循仁敏感地察觉到了不对,原来宋清泉带着630人一起投敌。深知事情严重性的钟循仁赶紧和杨道明商讨向其他地区转移之事,还没商议出来结果就受到敌军围攻。在一番奋战之后,突出重围仅有杨道明和钟循仁在内的9人而已。

除了两名因伤在老乡家养病的人,剩下的7人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他们化整为零行动。因为杨道明和钟循仁是地区领导,两人必定会受到重点追击,索性在当地的一家寺庙栖身。

图4:暗亭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阴差阳错逃离了追捕,但是叛变的人害怕无法向国民党交代,就谎称两人已经被枪杀,于是两人成为了被记录在案的“烈士”。

多年之后“死而复生”

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杨道明谎称自己叫谢长生,钟循仁则改名叫黄家法,两人几经躲避,来到了暗亭寺栖身,并在此出家为僧,杨道明法号馨杨,钟循仁法号妙圆。由于当时形势险峻,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们也并未对外界过多地关注。没想到,长时间的寺庙生活让他们静下心来,决定皈依佛门。

图5:剃度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来也巧,杨道明在军事上颇具天分,在佛教的学习上也独具慧根。当寺庙的主持离世之后,他就接任成为了新的主持,远离俗世纷争。

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人原本想要讲明自己的身份,但思及自己已经远离俗世,在革命胜利之后再找回去有些不妥,就放弃了。不过,两人在寺庙附近开辟了皇帝,每年为国家交付500多斤粮食,以此来支持国家的发展。

图6:妙圆法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钟循仁病重,临终前嘱咐杨道明,不要去寻自己的家人,让往事随着他的去世尘封吧。毕竟,在钟循仁心中,自己一个未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人,无颜见各位亲人。然而,有一个人却从未放弃对他们的寻找,那就是杨道明曾经的属下,开国少将钟国楚。

1985年,钟国楚得知了杨道明的去处之后,还专门到寺庙拜访。而在3年后,杨道明思及,倘若自己继续保守秘密,这件事情真相将永远尘封,就将当年真相,以及宋清泉叛变之时报告给了组织,也算是了却多年心愿。

1999年,馨杨法师杨道明在永泰县能仁寺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