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千水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与韩国放送公社(KBS)以视频方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此举被认为是“限韩令”即将解除的信号。3月1日,由中韩公司和演员合拍的电影《我爱喵星人》宣布正式定档3月14日,进一步印证着民间猜测。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电影拍摄于2016年限韩令实行前夕,原计划于2017年上映,因政策原因搁置至今。电影中主角吴世勋,是当时韩国最红组合EXO的成员,在中韩粉丝无数,中国主演中当时还不是很红的吴倩、宋威龙、许佳琪等如今已是内娱当红流量小生小花。
此外,据传,黄政民玄彬主演的韩国电影《交涉》也正在与内地买方沟通引进事宜,朴敏英张翰主要的《锦衣夜行》,郑秀晶邓伦主演的《毕业季》等作品也可能很快会有公开上档消息出来。
事实上,限韩令松绑的消息这几年被传过很多次,特别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声音越来越大。春节前夕SM公司李秀满被韩媒问及如何预测中国重新打开市场的可能性时抱有积极态度,但正常发言被韩媒断章起义大肆曲解,引起中韩两方舆论剑拔弩张。
这次上有央妈与KBS合作,下有民间资本的中韩合拍片解禁上映,韩流在中国主流娱乐市场“消失”五年后,仿佛确实迎来了转机,而转机背后更要思考的是,内娱和韩娱在五年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使恢复到2016年以前的交流状态,两方的市场地位也不可能像之前一样主、被动分明。
韩流过去的“主战场”基本都是分布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在这些地区拥有数量非常庞大的粉丝群体。有数据显示,2016年韩国文化产品出口比例占到整体产值70%左右,而中国约占到一半以上。因而“限韩令”风声一动,韩国各大娱乐公司股价暴跌,JYP、CJ、SM、YG四大娱乐公司市值一夜蒸发36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5亿元左右。
以往状况是内娱相对弱小,韩流强势输入,资金外流。
经过五年多独立发展,中国娱乐产业在各方面都有着明显提升,影视综艺音乐偶像等产业多点开花,且经历资本寒冬和疫情后,中国娱乐产业逐渐从泡沫走向理性,而国内观众对本土娱乐内容和艺人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韩国虽然没有放弃中国这块肥肉,即使有政治方面的限制,但通过各种互联网渠道保持着韩国艺人在中国的曝光,也因此得以集中精力攻占欧美和日本市场,并初见成效。如:韩国艺人在欧美影响力上涨,奉俊昊的《寄生虫》连续斩获戛纳和奥斯卡大奖,防弹少年团、BLACKPINK等组合将K-POP热潮成功打入欧美粉圈等。
不过,并非是因为丧失了中国市场,韩国不得不向欧美市场进击,而是韩国一直有打入欧美主流文化圈的野心,但是十几年来失败案例偏多,没有最近这几年这么成功而已。当前,加上智能手机普及,Tik Tok、YouTube和Netflix等流媒体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传播被称为“ Hallyu”的韩流内容。再加上在文化元素上多元,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举国之力的营销宣传,让韩国艺人以及韩国影视音乐内得以跨越文化差异,不断冲击欧美主流文化圈。
据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最近发布的《2020地球村韩流现状》统计,全世界98个国家的韩流粉丝人数达到1.447亿。注意,这仅仅是这98个国家驻外公馆对韩流同好会的统计数值,真实的韩流人口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而之所以能在2020年有如此巨大的突破,得益于《寄生虫》奥斯卡获奖以及K-POP在美国市场流行。
事实上,除了《寄生虫》和BTS,韩剧也正在打开新世界大门。近日,流媒体巨头Netflix决定于2021年在韩国投入5亿美元,用于扶持本土自制内容。Netflix表示,这几年,韩国的娱乐内容和明星在美国、印度等重要市场越来越受欢迎,比如《鬼怪》《爱的迫降》《王国》《机智的医生生活》等剧都收获了超出预期的传播。值得一提的是,当前Netflix已在韩国拥有超过380万订阅用户。
作为亚洲影视文化的切入地,日本和韩国被奈飞视为两个重要的原创内容生产国,在流媒体助推下,韩流可能要真正在世界起飞。
内娱再被嫌弃,也基本构建起了一道对抗外来文化的坚固城墙。
随着韩国娱乐受限,中国内地娱乐市场这几年真正被打开了。在综艺领域,学习韩国竞技综艺的《奔跑吧兄弟》《王牌对王牌》,嘻哈选秀综艺《中国有嘻哈》,慢综艺及观察类综艺《中餐厅》《亲爱的客栈》等,偶像养成综艺《偶像练习生》《创造营》等,在国内已经成为综艺届顶流IP系列,大部分办到了第五、第六季,不仅节目流量可观,支撑起整个综艺市场大半壁江山,同时还培养出了很多中国本土流量明星,如蔡徐坤、杨超越,百分九男团,火箭少女女团等。再从行业上游来看,优秀偶像经济公司也在这几年迅速发展并聚集,明星经纪产业,综艺IP孵化等都开始走向专业化。
在剧集领域,网剧品质突飞猛进,得益于爱腾优三家流媒体的激烈竞争,大量内容预算投入到本土自制剧开发中。如前几年的《延禧攻略》《白夜追凶》《河神》,近两年《庆余年》《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自制网剧被观众赞叹品质不输美剧,国产剧基本上洗脱了前些年抗日神剧、婆媳妈妈剧、脑残IP剧的负面标签。一大批才华横溢、创作欲望强烈的青年创作者通过网生内容迅速成长并崛起为中坚力量。
电影产业更不用细说了,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故事层面,中国电影已经开始有了工业化的雏形。头部商业电影的票房体量也都来到的50亿以上,这种强大的商业潜力对全世界各国都有着极大的诱惑。2021年史上最强春节档已证明中国电影产业工业化正大踏步到来,比如尊重故事、演技、愿意在顶级特效上真金白银投入,逐渐注重与社会情绪共情。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票的节点正在倒计时。
流行音乐领域,目前C-POP还没有K-POP那么自成体系且世界流行,大部分中国音乐家仍处在学习和模仿外来文化阶段。
综上,内娱的最大优势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当前只要规模和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在一定水平线上,韩娱即使攻势再猛,也抢夺不了大盘。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限韩令松绑,两国比较将放在更公开的层面进行,限韩令下内娱独立发展取得的优势并不能一劳永逸。
必须承认,即使韩国存在资源匮乏,消费市场狭小的先天短板,其先进的娱乐管理经验和模式是远超中国的。与韩娱取经和博弈的数十年,中国经历十年前的内容搬运和前几年模式搬运,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才能抗下未来竞争,而未来台面上的竞争必然是真刀真枪的原创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毕竟,韩国人赢得欧美市场,不是靠无限接近并取悦西方文化,而是用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高精度的专业水准让亚洲文化破圈。
限韩令取消是早晚的事,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迟早要放在台面上进行。对于中国娱乐公司而言,短期挑战必定会有阵痛,不过在竞争中才有可能走出内卷,培养出真正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和创作者。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