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项人起初并不是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其原本属于羌族的一支,后来由于西南高原地区,吐蕃帝国的兴起和入侵,党项人同样也遭遇到了进攻,因此其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从而一路迁徙来到了河套平原地区。
并且在唐朝政府的帮助下,于此地开始生根发芽,慢慢繁衍,这才有了后来的西夏王朝。北宋时期西夏王朝的统治核心,大致位于今天的宁夏地区,以河套平原为核心统治地。
有人会说,西北地区不是风沙弥漫,沙漠重重吗,特别是宁夏作为连接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地带,其自然条件恶劣,怎么会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呢?
“塞上江南”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供给
的确,西北大部分地区处于风沙弥漫当中,因此正常的生产生活难以进行,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重点问题,那就是党项人集中生活在河套平原地区。
这个平原可了不得呀,河套平原是黄河冲击形成的平原,其有着非常肥沃的农业耕地。
与此同时由于河套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其既能够享受到了来自于西北地区的冷风,也能够享受到了来自东南地区湿润的季风,因此这赋予河套平原雨热同期的优良自然气候。
因此,河套平原成为了党项人发展农业种植的黄金地带,在长期的经营之下,这里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誉,为西夏王朝的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基础。
中原王朝政局混乱时,党项人便有了发展的机会
西夏王朝的崛起,其实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其首领选择适当的时机去发展,特别是党项人每当快速发展之时,中原王朝或者地区正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状态,也可以说是这种无暇西顾的局面,赋予了党项人能够快速发展,占据河套平原的机遇。
比如党项人在刚刚来到西北地区之时,唐朝政府给予了其巨大的帮助,然而不久之后唐朝便爆发了安史之乱,党项人便趁此机会快速发展。
此后党项人还趁唐朝内部战乱机会,多次出兵进攻唐朝的西北重地,并且俘获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从而得到了不少的利益。
随着唐朝灭亡,中原地区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战当中,党项人在李思恭(也就是拓跋思恭)的带领下,再次出现了一波扩张的高潮,这直接为北宋时期西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进入到北宋时期,北宋王朝不仅面临着辽国契丹人的威胁,还时不时地受到内部农民起义的冲击,因此北宋政府对于党项人的活动更是没有办法全力顾及。
西夏国土面积虽小,但军事力量强悍
如此一来,在没有受到中原王朝的压制,反而还能够源源不断地从中原地区收获利益的党项人,自然就发展很快了。
李元昊时期的党项人,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其能够脱离北宋,自立为帝的重要原因。
西夏能够在宋、辽 、金几个大国并立的时代中屹立不倒,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拥有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
尽管西夏王国势力范围不是很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其采用的全民皆兵的军事体制,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西夏王国军事力量不足的缺点。
根据史料记载,西夏军队可以分成三类,即侍卫军、擒生军以及地方军,这三大军种构成了西夏的军事力量主干,并且为今后西夏的强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侍卫军是西夏的主力精锐,其主要由一些贵族子弟和官宦子弟组成,其主要职能就是负责当时西夏都城兴庆府的军事守卫。
点评:完善的作战体系和强大的军队战斗力,让西夏屹立不倒
此外在对外战场上,我们也能够看到这支精锐部队有所表现,像被称为“铁鹞子”、“旋风炮”的部队指的就是侍卫军,这给当时与之交战的宋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也让西夏在与宋军的交战中,获得了巨大的军事利益。
擒生军拥有比较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色彩,其名字的起源就是为了能够捕捉奴隶,创造出来的军事力量,因此被称为擒生军。
擒生军数量不多,大致维持在五万人左右,但是由于其职能的需要,因此这支军队有很强的机动性和耐战性。
地方军则是西夏最普遍的军队,数量高达五十万人,当然这是亦兵亦农、兵农合一、全民皆兵的结果。全面、完善的军事体系以及强大的军队作战力,使得西夏能够屹立而不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