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勒庞在他的《乌合之众》中说,

一个人单是加入群体这个事实,就使他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了好几级。在独立时,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人;在群体中,他成了受本能支配的野蛮人。群体中的个人犹如一粒沙子,只会和其他沙粒一样随风飘落。

意思是当一个人独处时,他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人,但是,一旦加入了群体,就有可能变成另外一个人,和原本的TA 完全不一样的人。

原来文质彬彬,现在可能毫无素质;原来心地善良,现在变成心狠手辣,原来懦弱无比,现在勇敢超常等等。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TA加入了一个群体,群体使它发生了改变。把勒庞的理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件小事就能说明问题:

在职场上,如果一个人不被自己的上级待见,TA很可能在公司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别的同事可能自动离你远一点儿,不敢和你走近。

但是,当你认真地分析这个群体中的某一个人,其实他们都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点都不少。当你独立面对这个人时,仍然会感受到TA的关爱。

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是一位医学博士。当年在普法战争(普鲁士和法国)时,他是一名军医。后来拿破仑战败,工人阶级又要建立巴黎公社,前后反复地闹腾。

在经历了战争和一系列社会争端之后,勒庞以一名旁观者的角度,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写出了《乌合之众》这本书。

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人多力量大”我会认为它永远正确。然而,在勒庞看来,某个独立的人一旦加入了某个群体,他的力量不是变得更强大,而是被削弱了。所以,“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话也要重新商榷一下。

《乌合之众》最早是1895年出版的,距今已经126年的时间。历史长河中,《乌合之众》没有昙花一现,而是成为百年经典人文社会学科巨作,必有它的独到之处。

弗洛伊德,只要上过学的人都对这个名字不陌生。他在1921年出版的《群众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出发点正是勒庞的《乌合之众》,只不过是角度不同而已,从这里能看出来谁是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