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谓的新诗诗人并不消停,又出来兴风作浪。

原本想着过了新年,又经历了茅台院士、货拉拉、拉面哥等时间,新诗该放下了,想不到那些所谓的新诗诗人,又出来兴风作浪。证据如下:

1.刘傲夫表现活跃,发文声称自己的新诗列入中学语文试卷,是口语诗的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刘傲夫是靠《与领导一起尿尿》出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傲夫甚至扬言:我的一首诗进入了高中语文试卷,进入语文课本是迟早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他是不是疯狂了,他说:我的诗注定是要流传后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刘傲夫多次洋洋得意地表示,自己的《窗外鸟鸣》诗入选新世纪诗典。自己的诗入选什么什么,自己的诗受到谁谁的推荐等等。注意,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伊沙!伊沙负责新世纪诗典,刘傲夫有疯狂推荐伊沙的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沙和刘傲夫是惺惺相惜,还是有什么勾当?伊沙写诗骂大众为“愚众”,刘傲夫也称大众“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伊沙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刘傲夫也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这俩人倒是臭味相投:都狂妄,自命不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每获奖,刘傲夫都赶紧晒出来,和伊沙一个样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说的是,你们自嗨吧,能不能不占用公共资源?能不能不晒你们的奖?

3.新世纪诗典负责人伊沙,是新诗圈子里的头儿,发表《致愚众》口水诗,公开骂大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伊沙其人和他那个圈子

伊沙

伊沙因为负责新世纪诗典,俨然是中国新诗的掌门人。实际上,伊沙在他们那个所谓的新诗圈子里呼风唤雨,搞讲座、办诗会、选新诗、出刊物,忙得不亦乐乎。

伊沙曾自豪地说:他拿的稿费是中国新诗最高的稿费,一首新诗500块!自娱自乐的伊沙是否就获得了文坛的肯定?不!

2008年,他被评为2007年庸诗第一人!

伊沙出圈作为《车过黄河》,也是屎尿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沙更多的是自我宣传,在他自己上传的“创作年谱”中,列出了他所获得的大大小小的支持以及奖励。譬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请注意下面这则消息:中国诗歌突围年度新锐奖,终审评委名单第一个就是伊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喜欢的是啥样的诗?是《章子怡漂亮不漂亮》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想着是伊沙圈子里人自嗨,他们已经开始在高校办讲座,传播他们的新诗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伊沙获奖后,教育厅的官网也有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办有刊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举办各种各样的诗歌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举办各种各样聚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还正儿八经整授奖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这个周瑟瑟也是他们圈子里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警惕伊沙一帮人

实际上,圈子外面的人,不认可伊沙。他的作品在“庸诗榜”夺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有不少人批判伊沙。现在仍然有不少人批判伊沙。比如“三人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面对专家及大众的批评,伊沙、刘傲夫们反而反呛大众,甚至骂大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沙虽然被批判,他的作品还是经常上《诗刊》,还是经常获奖。

呱友们,你们发现没有,伊沙、刘傲夫们可不是再满足于自嗨,他们要突破,要把他们的诗歌往中小学课本塞。他们已经在高校开了讲座,办了诗会。

进入高中语文试卷,他们已经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兴奋,如果塞入中小学课本呢?

他们正在颠覆诗歌,毁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