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一位母亲,在已经发现孩子偷偷用手机充钱打游戏的情况下,自己不仅没有留个心眼,在接下来的近半年时间里,竟然还让儿子轻而易举地拿到了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继续在游戏里充值,还给孩子“忽悠”刷了人脸识别。

更关键的是,在她联系了游戏客服要求退款之后,她的孩子还在继续用这个账号来玩游戏和充值。

在这里不探讨退款的问题,这些都有规章制度,根据规则来处理便是。但是说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你说该是谁的责任?

事情详情是这样。去年5月份,云南安宁的杨女士发现自己微信零钱里的钱不见了,但是零钱的账单里却没有消费记录,多番查找,她在一个小程序里发现了一笔846.6元的支出。当即,她就问了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说是用来买了游戏里面的皮肤和装备。而游戏里的账号,则是杨女士的实名账号。

按理说,这个时候孩子玩游戏并充值的行为应该已经足够引起杨女士的注意,并让她有所“提防”。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随后的日子里,她孩子不仅借上网课的名义继续用她的手机,还瞒着她注册了另一个游戏账号,继续打游戏,甚至打起了家里银行卡的注意。在6月到11月期间,儿子一共通过两张银行卡转账18000余元。

说真的,这位母亲有很多很多的机会可以避免孩子花钱玩游戏。可是每一次,她都错过了。

比如,她可以好好管理自己的手机及支付密码,不让孩子知道,那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又比如,因为游戏设有健康系统监管,在玩游戏的时候会提醒进行人脸识别,但杨女士在孩子假借其他名义向她要求人脸识别时,她也没有仔细识别,而是进一步协助孩子进行了人脸识别;

据说,当时杨女士的账号累计消费周期长达半年,共计96次支付,而且是在杨女士联系了客服之后,这个账号还持续存在游戏活跃及消费的行为。

96次支付、时常半年,并且还一次又一次发现了孩子的充钱行为,这期间杨女士本应该有很多很多次机会可以预防。但是一次又一次,杨女士都完美错过了。

在杨女士要求退款后,在多次沟通之下,客服鉴于用户家庭低保、无业等实际情况,给予用户在游戏消费的全额退费,但杨女士拒不接受,认为未成年人受到陌生人网络欺诈后通过支付平台产生的转账、红包等支付行为,应由企业承担全部责任,返还所有费用。

而在这期间,客服多次引导杨女士通过报案挽回损失,但杨女士并不接受引导,而且情绪激动,表示自己现在是中度精神病,希望客服不要动不动就联系自己。

各位网友,看到这里,在这件事里,你会认为是谁的责任更大一些?是孩子?是母亲?还是游戏企业?

说真的,连小编都替企业感到委屈。诚然,这位母亲或许有很多理由让她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比如“我不懂”“我工作很忙,没空管”“我没法管”,这也才会让她明知道孩子在充钱玩游戏的情况还对他如此“纵容”。

但是,孩子是您自己的啊!您不管谁来管啊!难道还让游戏公司来帮你管?

实际上,为了预防孩子沉迷游戏,目前国内像腾讯、网易这些大企业的多款移动游戏产品内开启人脸识别验证,针对性解决“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有些游戏登录验证后还会根据玩家游戏行为进行人脸识别验证。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将被限制游戏时间和游戏充值。这也可以说是我国推行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加强版。

这样的设置也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近日由艾瑞咨询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及南方数媒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显示,对于缺乏自治意识的4岁至14岁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起效的比例总体接近80%。

但是,要想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肯定不能单纯依靠技术。家长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白皮书显示,一些需要家长进行主动监测的功能不太被家长注重,协助家长监测孩子游戏时间及付费的功能位列末尾。

换言之,无论多好的技术,多棒的制度,假如没有家长的配合和参与,这一切的效果都会打了折扣。

所以说,醒醒吧!那些说“我不懂”“我没空”的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