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历二世而亡,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统治十五年。由于滥用民力,官逼民反,先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有项羽、刘邦起兵抗秦,公元前207年,秦灭亡。
今天要说的是秦朝灭亡的开始,始于公子扶苏自杀身亡。
扶苏之名,来自《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古人代指草木枝叶茂密繁盛,同时也表明了秦始皇对这个长子的远大期许。知道扶苏之名,始于中学时学到的《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有此可见,始皇长子扶苏在当时的声望极高,其贤良之名广为百姓所知,即使人已死去,依旧被拿来做大旗召唤四野。
父子政见相左,扶苏远至边疆
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也具备足够的领导者气质。“扶苏尝数上书,议新政”,也就是说公子扶苏经常对于时政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因此上书秦始皇,但不被采纳。
扶苏曾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持不同意见,因此惹怒秦始皇,被迫离开都城咸阳,与蒙恬一起守卫北边,因此远离政治中心。十年未归,因此秦始皇去世前不能守在身边,令赵高等人有机可趁。
秦始皇迟迟未立储君,造成死后变局
秦始皇有二十几个儿子,史料记载中以扶苏最为贤能,着力培养,其他儿子并没有经历什么历练,可见秦始皇属意长子扶苏继承江山。扶苏的一些仁德政见,令秦始皇以为这个儿子太过软弱,不堪为君,因此派他去边疆防范匈奴入侵,其实也是希望他能够在铁与血的战场中磨练成长,好继承将来的一切。
秦始皇不能料到,这样的举动实则害了扶苏。因为远离政治中心,公子扶苏以为自己不为父亲所喜,性格软弱,愚忠愚孝,接到假诏书竟然想都不想就要自杀,丝毫不曾想过当面求证。使得赵高、李斯的阴谋得逞,秦朝开始踏上灭亡的倒计时。
宋代苏过(苏东坡的第三子)写的《思子台赋》“昔秦之亡也,祸始于扶苏。眇斯、高之羸豕兮。视其君犹如虎。曾纩息之未定兮,乃敢探其穴而啖其雏。”感叹秦朝的灭亡从扶苏自尽开始,赵高、李斯之流不敢冒犯始皇的虎威;始皇去世,尸骨未寒,竟敢深入虎穴杀虎子了。
赵高、李斯合谋伪立二世,窃国
秦始皇病死沙丘宫,临终遗诏:蒙恬统兵,将诏书与御玺交给公子扶苏继承大位。因为扶苏与蒙恬交好,赵高与蒙恬交恶,惧怕扶苏登上帝位,扶持蒙氏一族,自己将得不到重用,因此想到阻止。并且说服了李斯,言扶苏登位,丞相之职必落入蒙恬之手,李斯享受高官厚禄,自然不想失去,因而同意二人合谋。
二人隐瞒秦始皇已死的消息,先伪立胡亥为太子,同时假诏令扶苏与蒙恬制裁,待一切已成定局才返回咸阳,公开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扶胡亥登位为二世,两人权倾朝野,无人可挡。
即使有人看出端倪又如何?公子扶苏已死,无人可撼动他们的地位。
蒙恬蒙毅兄弟被害,加速秦朝灭亡
公子扶苏死后,秦二世胡亥本打算释放蒙恬,却禁不住赵高日夜的诽谤,听不进子婴的规劝,诛杀忠臣良将蒙氏兄弟,自毁长城,促使满朝文武离心离德,军心涣散。
秦二世登位后,沉迷享乐,赵高、李斯曲意逢迎。秦朝开始用重刑酷吏,大兴土木,加重赋税,徭役频繁,人人自危。百姓因为无法生存了,纷纷揭竿而起,秦朝统治岌岌可危。
没过两年,西楚霸王项羽大军入咸阳灭秦,屠城,火烧阿房宫。唐代杜牧写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王朝退出历史舞台。
假使秦始皇早立储君,扶苏就可登帝位。
为何没能早立储君?前头提到的扶苏过于仁慈是一方面;另外秦始皇渴望长生不老,已派出徐福去寻仙问药,没有意料到自己会突然死去。
扶苏性格软弱,十余年未归家,心中怕是早已自认为被始皇厌弃了。否则只要回到咸阳,自然能发现其中猫腻,身后有蒙恬手握重兵,不可能斗不过赵高、李斯。
假使扶苏登帝位,赵高一定会失势,没有奸臣蒙蔽,扶苏定能以仁德广布于世,百姓生活富足,自然不可能会起义,蒙氏兄弟自然能够继续为大秦守土扩疆!
正所谓暴君创王朝,仁君守盛世!
如果秦朝的轨迹如此发展,又怎会历二世而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