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刘秀登基处的鄗(高邑),是在今天的高邑还是柏乡?

一、首先我的观点

刘秀登所在的鄗城(高邑),在今天的柏乡县固城店。

但是,有3点必须要明白:

1 东汉初年,只有高邑县,没有柏乡县,刘秀登基是在高邑(鄗城),而不是柏乡。

2 今柏乡县,是西汉柏乡侯之故地,承袭的是柏乡侯国的名字和历史。

3 今高邑县承继的是鄗(高邑)的名字和历史。

隋析分高邑置柏乡县(此为柏乡县得名之始),后来古鄗城又划归了柏乡县,才导致了鄗城(古高邑)与今高邑县在行政区划上的割裂。

从这种意义上说,高邑宣传光武帝,本身就没问题。

说到2008年高邑的省保,千秋台明代遗址,我没有深入研究,个人推测应该为纪念刘秀而建造的台,台上立庙来祭祀光武帝,而今存遗址。

河北省第五批省保,高邑县明千秋台遗址

高邑站

高邑县城 凤凰城

二、高邑、柏乡关于刘秀登基之地的论证

关于刘秀的鄗城和千秋台五成陌,我又查阅了,《高邑县志》《赵州志》的属邑等相关记载(《柏乡县志》没找到)。

这才知道,关于刘秀登基处,不只是现代有争议,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高邑县与柏乡有关刘秀在哪里登基之地的争论。

1下面是《高邑县志》和《赵州志》的属邑关于鄗城(高邑)的记载,简单整理如下:《后汉书.郡国志》常山国高邑故鄗,光武帝刘秀更名(高邑),为冀州刺史治,有千秋亭五成陌,光武即位于此。

按古鄗城在县治(今高邑县城)25里,距柏乡县22里,其地今属柏乡辖。

关于光武帝登基处高邑,《高邑县志》说刘秀登基是在高邑,当时并无柏乡之名,今柏乡之境也包含在高邑县中,历经晋代、北魏以至于隋初,柏乡都属于高邑。

隋开皇16年,分高邑之境析置柏乡县。

而高邑县历史上从没又废置,只有北齐中移县治于今高邑城,而当时尚未有柏乡县。

《高邑县志》1

今柏乡以古鄗城隶属于柏乡的缘故,就说柏乡是鄗,是在强分地域,数典忘祖!

又说,柏乡的旧城,在唐山县(今隆尧县)境内,按照柏乡的道理,以此类推,唐山县(今隆尧县)就可以继承古柏乡之称号,而柏乡县又继承古鄗之名号,这样只会纷争不止,没有尽头!

又说《旧唐书.地理志》关于高邑和柏乡的记载相当的明白和清晰,如果说2县的疆域和边界,就像犁地一样没有差错(变化),也就可以让那些争论者闭嘴了!

柏乡 汉县,属钜鹿郡,故城在今县西南十七里。后废。隋于今治彭水之阳,复置。 ——《旧唐书.地理志》
高邑 汉鄗县,属常山郡。世祖更名高邑,晋代不改。 ——《旧唐书.地理志》

《高邑县志》

《赵州志》高邑

2《高邑县志》《赵州志》的属邑志关于千秋台的记载:高邑县南3里,现在的花园庄,庄南有一个土台,有2尺多高,1丈多见方。

明嘉靖年间,高邑知县周至德,走访找到花园庄这个土台,在台上立了一个石碑,题有“千秋台”三字,并作文以记录这件事。

《高邑县志》

又说,千秋台五成陌,据唐章怀太子李贤为《后汉书》做的注释,说在今柏乡县

但注释的年代为唐代,距东汉初年,年代久远,遗址湮没不存,也很难相信为确凿的证据。

现在柏乡县北15里,有光武庙,柏乡之人于是就以此当成光武登基之地,并讹传有光武斩石人的故迹,此事信史没有记载,特别的荒唐,由此得知是附会历史。

且李贤又引水经注,说亭有石坛,坛有圭头碑。常山相冯龙所造,今两地都没有此碑,大概是地理山川的变化,碑已不存。

高邑县志

赵州志 高邑

现在没有碑碣作为证据,难以臆断,所以两种观点都一并说一下。

《赵州志》属邑柏乡县条,说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在赵州柏乡县。

赵州志 柏乡

3 以下为:《汉书》、《后汉书》、《魏书》的地理志中,有关高邑和柏乡的记载:

鄗,世祖即位,更名高邑。莽曰禾成亭。——《汉书.地理志》
柏乡,侯国。——《汉书.地理志》
高邑故鄗,光武更名。刺史治。《汉官》曰去雒阳一千里。有千秋亭、五成陌,县南七里。光武即位于此矣。——《后汉书.地理志》
高邑 二汉属常山。前汉曰鄗,后汉光武改,晋属。有墠亭祠、汉光武即位碑。有高邑城。——《魏书.地理志》
柏人 二汉、晋属。有柏人城、柏乡城。——《魏书.地理志》

高邑县城 凤凰雕塑

三、文章最后

我一般对两地争议的不持观点,好像很没有态度?

那今天,我就引用一下《大宅门》白文氏(二奶奶)带着白景琦摘匾的几句台词,聊表我的看法:

我们白家老号被封了,盘给人家了,可是这块牌子,是我们祖宗的名号,难道我们连祖宗也送给他们了?!

关于,刘秀登基之地在高邑还是柏乡,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