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始於西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這些別稱的背後,藏著古人對天地生息的尊崇。記述了古代文人十二時辰的閑雅,更是對天地辰光的敬畏。今天我們來到古育王寺旁的這座安靜古宅--太白竹溪.清苑,跟苑主一起感受21世紀當代人一天的十二時辰。

那一日,我從遠方來,您恰好在,為我煮一壺茶。頷首而笑,靜默不語,水初沸,我們在書房裏娓娓道來……

卯時,又稱日出(5:00-7:00)。仰帶星月,飛鳥幽鳴。卯時天地幽微,萬物初醒,晨光掃床,披衣就坐。此時苑主醒來,明窗凈幾中,洗漱,櫛發,於佛前供一支香,誦經,回向,開啟閑適的一天。

辰時,又稱食時(7:00-9:00)。「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好好吃早餐,開啟一天身體的能源。早餐過後,侍弄花草完畢,打開今日待辦事項,開啟一天的陽光生活。

巳時,又稱隅中(9:00-11:00)。日近半午,專心於工作事宜,暫歇,或有賓客造訪,寡言以蓄養精氣。

午時,又稱日中倦時(11:00-13:00)。「小篆焚香消日永,新來識得閑中性」。時至午時,焚香是古人必不可少的雅事,它可使人身心寧靜,也可讓人忘塵滌煩,暫得燕閑之樂。午飯時,饑而食,節有度,飯後聞香,有張有弛,遵從天道。

未時,又稱日昳(dié)(13:00-15:00),此刻宜讀史。讀史使人明智,鑒以往而知未來,一國之事理,一朝之大局,盡在隨手翻閱之中。一個人的知識、修養、見地,會隨之慢慢增加。久之,氣質便隨之改變。

申時,又稱晡時(15:00-17:00)。陶淵明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日暮時分,最宜閑讀,捧讀自己心怡的文章,小飲一口甜香紅茶。或是留名千古之詩,行吟數首;或是流傳百世之帖,臨摹數卷。書房之中,閑膩半日,可謂得人生清曠之境。

酉時,又稱日入(17:00-19:00)。熏香是古人日課之事,一線香燃,隨意動靜。晚飯之時,小飲半杯,紅燭影動,息心自足,陶然自怡。

戌時,又稱黃昏(19:00-21:00)。「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後」。萬籟俱寂,幽語夜聞,此時不宜多思,安靜書畫,享受一天中最後的愜意。

亥時,又稱人定(21:00-23:00);傳說這時候豬睡得最香,當安睡培養元氣。側臥之時,先睡心,後睡眼,心中無雜念,一夜無夢,最是逍遙之境界。

子時,又稱夜半(23:00-01:00)。夜深花睡去,月高人初眠。古人認為子夜時分,正是天地萬物養元氣生發之時。「元,始也」,此時若能虛心靜佇,無為而行,便可盈滿元氣,醒來之時,一天的精神都盈滿無缺。

醜時,又稱雞鳴(01:00-03:00);醜是“扭”的本字,此時天地間似有一雙大手,正把夜幕與白天互相扭轉。雞鳴而食,唯命是聽。此時,公雞發出初次清啼,人正在熟睡中,唯有肝臟在為身體排毒。

寅時,又稱平旦(03:00-05:00)。輕塵不動,萬籟無聲,醜寅之間,精氣孕育之時。此時可靜守,可側臥,養精蓄銳,虛而待物。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人生幾度詩意,不過詩酒茶花。 現在的我們都太匆忙了,忙的來不及虛度每一個動人的辰光,願忙裏偷閑,善待每一個日子,在時光中學會自律,珍愛每個時辰,在時光中從容優雅。

文:靜悟

圖:劉瀟鴻

太白竹溪赋》

巍巍太白,近天三百,神龙野卧,福祉甬国。辛丑始,太白瑞。竹溪诞,清苑出。

弥山竹林,高廊四注,醴泉涌于清室,竹风过于中庭。于是饮酒乐兮,醉而中宿。

予隐乎太白之阳,庐乎修竹林畔。名曰太白竹溪清苑,日与竹为朋,涵濡雨露而勤勉,夜以琴为伴,润耕心田而慰劳。。

山间郁律,萃于霞雰。傍吐飞濑,若梦若幻。碧玉挺其阿,密房溜其巅。翔凤鸣集其上,清水流注其前。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比邻佛音溉,生意渐欣欣。

清苑一幽人,自在白云间,苍翠日在眼,泉池佛音环,青灯案几,皆陈芳魂之器,六朝文物诉史书,斗室载乾坤。芳草牵衣,驻方寸意念。风调素琴,和镜湖旖旎;雨敲清苑伴梵音。愿将无限泽,润沐乏客心。

兰蒲摇曳,吐芳菲菲。春及,花肥石瘦草木酣,嫩芽清波寂寥融!夏至,万竹深处坐,六月午时凉,摈红尘纷扰之俗态,享山水幽翠之收藏;秋来,林中禅寺幽幽,耳畔木鱼笃笃,愿祈天下之久安。冬到,夜幽而多怀,月幌而通晖。冰肌玉骨艳十方,仙灵轻舞慰梅芳。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清苑。

取来太白水,烹茶谢知音。高山甘霖蕴;润荡尘客心!百草凝霜可延寿,清茶入口亦添香。

调素琴,阅金经,问客何至所,言说比邻诵经声;佛门一线耀日月,古育王寺大乾坤。于是约吉日以斋戒,太白竹溪再相邀!

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己之在尘,勃然而兴,而置清苑,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依稀间,鸿儒纷至,闻名遐迩。皆言,古越之都,古育王寺,山门之上首,汝闻刘君之清苑乎?

夫天地之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乃吾与子之所共适。

——潇鸿 辛丑正月 记于太白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