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庭暴力是每个已婚者深恶痛绝的事情,多少恩爱的夫妻因为家庭暴力的原因而最终走上离婚的道路,据全国妇联的统计,在我国的2.7亿家庭中,接近30%的妇女遭受过家庭暴力,在这个数据的背后,恐怕还有更多的人“受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选择了隐忍。就家庭暴力的认识上,很多人存在误区,遭遇家庭暴力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今天就带着大家走进家庭暴力这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对家庭暴力的误区

误区一:家庭暴力就是拳打脚踢暴力伤害

很多人认为家庭暴力就是拳打脚踢暴力伤害,其实家庭暴力不仅仅是暴力伤害,同时还包括情感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等,比如长期对夫妻一方或者子女进行谩骂、侮辱、恐吓、歧视、跟踪等对其精神进行摧残,严格控制其花销影响对方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这些都属于广义上的家庭暴力。

误区二:家庭暴力只是家务事

受“男尊女卑”、“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家庭暴力只是家里的内部事务,与外人无关,实际上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条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由此可见家庭暴力不只是家务事还是一种违法行为。

误区三:家庭暴力就是男性对女性施暴

很多人认为家庭暴力就是男性对女性施暴,而不包括女性对男性施暴,其实不然,家庭暴力不仅仅是男方对女方施暴,同时还包括女方对男方施暴,家长对子女施暴,子女对年老的父母施暴等等,单纯认为是男性对女性施暴是不合理的。

误区四:文化素质高的家庭没有家庭暴力

很多人认为文化素质高的家庭没有家庭暴力,实际上却不然,据相关机构发布的4128个调查对象中,其中62.7%以上具有大专文凭,尤其可见,文化素质越高,发生家庭暴力的情形越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暴力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遭遇家庭暴力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成为很多人的疑问,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 当遭遇家庭暴力时尽可能远离施暴者,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带着自己的东西离开现场,防止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尽可能通过拍照、录像等固定家庭暴力的证据,必要时可以考虑分居,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2. 遭遇家庭暴力时不要忍气吞声,要积极寻求外部帮助。可以拨打110报警,一方面可以阻止家庭暴力的继续进行,另一方出警之后会进行相应的调查取证、协助进行就医以及伤情鉴定等,留下家庭暴力的证据。向施暴者的父母、所在的居委会进行求助或者向妇联求助,在相关人员的帮助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必要时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当你遭遇家庭暴力或者有遭遇家庭暴力的危险,必要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其内容包含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

4. 必要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当多次遭遇家庭暴力实在是无法与对方共同生活下去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家庭暴力作为法定的离婚理由,在相关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会进行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