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一场超级沙尘暴过境,直接把北京的天空染成了一片昏黄。
沙尘暴有多夸张?
看看段子就懂了。
记者:“大妈,您觉得沙尘暴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受访者:“影响太大了!首先就是你得看清楚,我是你大爷!”
中国多年努力植树造林,沙尘暴实际上已经不太多见了。
这一场超级沙尘暴,源自于北方邻居蒙古国。它乘着蒙古气旋,“腾云驾雾”越过了三北防护林,进入了我国东部地区。
相关专家也明确指出,尽管我国曾大力种植防护林,并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沙尘成效,但这次的天气属于极端情况,要抵抗较为困难。
遭遇天灾的北京居民自比兵马俑,自称吃土都吃饱了。
也有网友嘲讽称,这下BBC不需要滤镜了。
的确,BBC们没有让网友们失望,排着队的开“黑”了。
美国《纽约时报》给出一张号称15日拍摄的照片,照片中北京笼罩在一片灰霾之中,看上去颇有几分“末日废土大片”味儿。
文章中充斥着“横扫”、“遮天蔽日”之类词汇,中国网友调侃的段子被他们拿出来当真,用以表现“民怨沸腾”。
《纽约时报》认为,这次灾害的原因是“中国在后疫情时代工业复苏,污染飙升”。
看了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明明是一场自然灾害,怎么就变成“污染飙升”的证据?明明起源于蒙古国,怎么又是中国“工业复苏”的问题?
这种十年难得一遇的机会,热爱“阴间滤镜”而被中国“除名”英国广播公司(BBC)当然是不会错过的。
BBC新闻网在“世界末日般的天空”标题下,配了一张警察在昏黄天空下的大图。
有没有想起来之前被挂在网络上标价499美元的那张照片怎么拍出来的?
“这些记者“先找一个‘压迫自由’的角度,然后,效果不错。”
偌大的北京城,2000多万人口,BBC们眼里却只看得到警察。而只能“看到”警察或保安的BBC,注定看不到真正的中国,在他们口中,自然也很难有活灵活现的真实中国故事。
英国路透社和韩联社这次出手“黑”中国的“段位”,低得有点拉胯。
韩联社直接在大标题上写明沙尘暴“源自中国”,并用“侵袭韩国”这样的字眼,煽动“中国害了韩国”的情绪。正文第一段,该报道还称沙尘暴“发源于中国内蒙古”。
路透社就更离谱了,不仅错误地称“沙尘暴起源于中国”外,还称“沙尘暴波及邻近的蒙古国”,硬是搞出“中国的沙尘暴把蒙古国害惨了”的结论。
这些媒体的手法,基本涵盖了许多外媒在偏见报道中国时的几种主要手段。除了直接的造谣外,他们还可以故意使用错误信息源、借着语言障碍玩弄文字来误导读者。
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反复的、潜移默化式的引导,让这些谎言被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从几年前开始,欧美突然开始流行起一个梗:“鸟类是个谎言”。
不要以为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它就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认为鸟类都是虚假的,是政府用来监听民众的机械。
乍一听,这个概念简直莫名其妙,但在欧美,这个谬论正如病毒一般“人传人”。
鸟当然不是假的。
这个荒唐的概念最早是2017年,一名叫彼得·麦金多的大学生提出,最初只是一个看上去有些滑稽的整蛊活动。
他随手自制了一张海报,举着海报四处询问路人是否见过真正的鸟,并对路人讲述“人类用机械替换掉了真正鸟类”这个故事。
此后,他还为“鸟类是个谎言”创造社交账号,制作周边T恤、贴纸,并编写了一整套详细但荒诞的背景故事:
1959到2001年间,中央情报局(CIA)逮捕了120亿鸟类,原因是中情局内主管对鸟屎深感厌烦。与此同时,他们决定一石二鸟,将所有鸟类消灭,并用机器制造的鸟类替代他们。如今我们看到的鸡蛋,其实都是政府制造的替代品;鸟屎是追踪装置;如今的鸟类机器有多种应用方式,例如蜂鸟会被用于暗杀。
网友出于恶作剧或是别的什么心态,开始在网络上疯狂传播“鸟类是个谎言”,如今已有数十万人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
“鸟”和“谎言”很快成为了搜索引擎上出现的高频词,甚至已经开始从互联网“出圈”,走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美国市民收到了相关的传单,城市里出现了相关的巨幅广告牌,还有人制作了“科普视频”,到后来,甚至有“忠实信徒”将这句标语纹到了自己身上。
不明就里的民众借助网络搜索引擎试图了解事情的真相,却看到有数十万人在关注发布这个谎言的社交账号。
疯的是自己还是这个世界,一时间已经难以分辨。
中国早有“三人成虎”的古训,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谎言更容易形成影响,这也是BBC们“孜孜不倦”抹黑中国的源动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