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勇者就来看“中东三部曲”。

上期说到《罗小黑》让人热泪盈眶的话是温情溢满的流露,那这三部讲述中东地区故事的作品一定是让人心酸无助抑制不住的悲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我在伊朗长大》( 2007年)

这部作品是索尼公司在2007年改编自玛嘉·莎塔碧所创作的同名绘本小说,讲述了伊斯兰革命时期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斯兰革命:伊朗什叶派穆斯林推翻巴列维王朝统治及在国内实行“全盘伊斯兰化”的革命,发生于1978年至1979年2月革命胜利,又称1979年革命。它是什叶派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领导的、以欧莱玛为核心,是反对国王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的伊斯兰复兴运动。1979年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领导的伊朗君主立宪政体被推翻,阿亚图拉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女孩Marjane的视角中看到这场战争中女性被迫戴上面纱,禁止所有的娱乐,朋克、摇滚、乐队、派对、饮酒......统统被禁止和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Marjane14岁的时候被送往维也纳学习,独在异乡的她与周遭环境的隔阂以及和周围人的矛盾越发突出,直到因为男朋友的出轨伤心欲绝的Marjane决定重回伊朗,但重返家园的她依旧不能在这个国家很好的生活。最终她决定离别家乡去往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永远也摆脱不掉伊斯兰战争带来的阴影,纵使要面对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环境,Marjane也会追逐到光明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和巴什尔跳华尔兹》(2008年)

这部作品是由法国、德国、以色列、美国合拍的动画纪录片,记录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黎巴嫩难民营的大屠杀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以一位以色列曾经的士兵追寻回忆而展开的作品,内容贴合事实。因为这部作品的播放源只有爱奇艺的英文字幕版本,通篇主要采用希伯来语和极少数的英语,需要更用心的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油想讲的是这部作品中的“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主要体现在感官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诗意的画面;使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具体的不舒适感。暴力美学的拥趸和反对者的争论从未停歇过,但奶油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场景有着不同的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中最为经典的——指挥官陷入包围之后,信手抄起一把重机枪,在黎巴嫩民选总统巴什尔·格玛雅尔的巨幅海报下“跳起一曲疯狂的华尔兹”,拼命杀人的场景。有人认为是美化战争的残酷但奶油和许多人一样,认为这样的呈现方式更具冲击性,有种妖冶的诡异感、令人冒鸡皮疙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部冲击力非常大的动画纪录片,它美妙优雅的BGM下呈现的海滩上枪声卡着鼓点的音乐节、端着枪冲浪的参与者、丛林中的火炮筒......这种原本就很残酷的场景通过暴力美学的手法处理加工后更加的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铭记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绽放时的脆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养家之人》(2017年)

作品改编自黛博拉·艾里斯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女孩帕尔瓦娜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女扮男装出门工作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贫困的家庭每当没有吃食的时候父亲就带着帕尔瓦娜去街上当卖,但当2001年塔利班控制阿富汗后,生活更难了:女性绝不允许在外抛头露面,更别说接受教育。作为教师的父亲被闯入家中的官兵抓走,母亲弟弟和姐姐都太过弱小,面对贫困交加的生活帕尔瓦娜剪掉长发换上男装在集市上边打工养家边寻找父亲的下落,最终在解决许多阻碍后带着父亲走出了牢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故事没有《我在伊朗长大》中女主家庭环境相对优渥,可以在保证生存的情况下思考生活和追求,在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保持自己不被世界所改变;也不像是《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指挥官在枪林弹雨中跳起华尔兹端着枪杀人的绝对暴力,而是作为普通人在阿富汗这种绝望又压迫的环境中寻找到微弱的希望与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看过迪士尼的《阿拉丁与神灯》后奶油就立下了要看关于中东地区作品的flag,查找之后没有美丽的公主也没有一千零一的美丽传说,百年来的中东战火连篇只有在苦难中踽踽独行的人们散发着微弱的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愿,和平常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