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学生三年努力的结果,而高考填报志愿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情。而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学习成绩很好,但就是有的学生在报考的时候没有搞清楚学校的等级,就导致学生报考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甚至有的学生就连大学都是没有考上。

今天,小文在这里为大家解读关于“分校”和“分校区”的区别,让大家在后续的报考过程中更加清晰,做到心里有数。

1、分校、分校区、独立学院定义与区别
2、关于毕业证的不同
3、如何区别分校、分校区

定义与区别

分校:

大多是与“本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相独立的办学机构;而分校的招生工作基本独立于校本部,通常在招录分数线上要低于本部。“分校”一共可以分为三类,其中包括独立学院。

1、大学合并潮的产物

隶属于“本校”,实际上基本保持独立运行的“分校”。主要是将专业性较强的大学向有实力的综合性大学合并。

例如: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了合并,前者如今成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

2、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办

学校本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办,隶属于“本校”却基本独立运行的“分校”。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建立,教学方面长期引进本部教师进行合作。

3、与民间资本合作开办

由学校本部与民间资本合作开办、完全独立自主运行的“独立学院”,通常为民办院校,独自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学位证书。

例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均低于本部150分以上,主要招收本科第二批次考生。同时,其毕业生毕业后也将获得的学院独立颁发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分校区:

指的是同一所大学不同的校区,即除就读位置不同外其余方面都一样,在各方面都直接受“本部”领导。大学“分校区”是依靠校本部招生,再根据专业和年级分配到各个校区,因而生源质量跟校本部一样。

例如:南京师范大学在南京主要分为仙林校区、随园校区、紫金校区,三个校区间,学生除就学位置外,其余皆享受与校本部学生一样的待遇。

区别:

“分校区”大多指“本校分部”,只是在不同区并不是不同校。分校区毕业生与本部毕业生在各方面也享受一样待遇。

而“分校”种类繁多,不同“分校”的含金量也明显不同。

关于毕业证

不管是“分校”还是“分校区”,毕业生的本科毕业证书都由校本部统一颁发,证书的封皮样式和文字与校本部毫无差别,证书内芯同样加盖本部公章和本部校长印。

只是,分校类别的毕业证可能一致,也有可能备注。

1、与大学/地方合并的分校

对于大学合并的分校、与地方合办的分校而言,毕业生证书内芯的文字表述有两种方式:
①与校本部完全一致。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等。
②表述与校本部稍有不同,文字上会注明“某某校区”或“某某分校”。

2、与民间资本合作开办的“分校”

与民间资本合作开办的“分校”,是由学院独立颁发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与校本部的有所区别,含金量也不同。但这类分校可能在校园硬件建设、教学管理、学生服务等方面常并不落后甚至比另外两类“分校”更好。

如何辨别?

区别所谓分校或独立学院与“分校区”的重要方法,就是查看其招生办法。

大学“分校区”是校本部统一招生,录取几乎没有差别。

分校(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基本是独立自主招生,通常在录取分数线上要低于校本部,或是在不同批次招生。

具体应在查看往年录取情况时要分清,以免弄错“分校”、“分校区”而报考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是每个高考学生向往的地方,但是在高考结束以后每年学生都会面临报考的问题,但是每个考生对于报考是没有一点经验的,所以有些学生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怎样选择报考,所以学生如何选择报考才是最正确的。

学生如何选择报考?

1、确定学校

有些学生在高考之前就会有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到了高考结束以后就更加知道自己要报名哪些学校了,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在高考之前的时候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报名学校,到了高考结束以后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会导致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会导致学生不知道努力的方向。

所以想要进入一所大学,学生一定要先给自己明确一个报考的目标,有个目标之后学生就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了,这也是报考的第一个前提。

2、确定专业

在报考之前,学生可以明确自己要选择的专业,大家都知道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区别,热门专业基本上是很多人想要选择的专业,热门专业的就业率高,薪资待遇也都是可以的,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如果专业选择的好,毕业之后就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考生一定要慎重的选择。

学生在高考结束以后,在选择完学校、选择完专业之后学生就开始进入大学生活了。大学生活对于很多新生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所以大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1、坚定一个目标学习

在大学里面虽说不用像高中那样的学习,但是学生也要学习一些专业上的知识,而且在大学里面最怕的就是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动力,其实大一新生只要在开学的时候明确一个目标,然后想办法完成它,那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2、参加社团,让自己的朋友圈逐渐广泛

如果新生不知道进入大学以后需要做一些什么,那么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一些社团,参加社团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习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知识,还可以扩展自己的朋友圈,让自己结交到很多朋友,还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还可以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增加很多的乐趣。

3、学习一些证书,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

在上学的时候学生可以选择多考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证书,考证书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的丰富,还可以在毕业的时候多一个方面。只要的是可以很好地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所以学生在大学里面可以选择考一些适合自己的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报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学生与家长认真的选择,以免让自己的做出的选择后悔一辈子,除了要了解院校的性质等内容,学生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还有学校的综合实力来报考。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由天津新文达教育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