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前,很多人连基础知识都不知道。这就让很多人诈骗分子有机可乘,披着魔术、神棍的外衣来实行诈骗事实。当然,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之后,这些事情已经很少发生。

在新中国历史上,最荒谬的一场闹剧,却是披着科学的外衣,连很多专家都被骗了!那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的“水变油”。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源匮乏,而所谓的“水变油”,只要加入一点点水基燃料膨化剂在水中,就会产生比汽油和柴油热值还高的燃料,这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当然,现今我们知道那只是一场骗局,真相是如何的呢?今天《启史》为您揭开谜题。

中国第五大发明问世!

“水变油”的发明者名叫王洪成,出生于黑龙江一个普通的家庭。幼年时期的王洪成十分调皮捣蛋,并不热爱学习,甚至在小学时期就多次被老师开除。为了挽尊,王洪成用一块猪肉换来了初中毕业证,这当然是名不副实的。

图1 王洪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大之后的王洪成成为了黑龙江的一名公交车司机,这样很普通的人似乎和发明这件事沾不上边,但事情的发展就是让人难以想象。

时间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遍中华大地,科技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点发展目标。全国上下都十分崇尚科学,各大领域的科技发明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洪成在书本上偶然得知了:水的构成元素可以燃烧。这在现代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却引发了王洪成的思考,既然有可以燃烧的元素,为什么不让水直接燃烧起来呢?

图2 “水变油”实验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似天方夜谭,在机缘巧合之下,王洪成竟然成功了!只要将一种神秘液体滴入水中,水就可以燃烧,不仅燃烧之后污染极小,还能用于燃油汽车。这一发明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还被称为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大力推广新发明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们还是十分单纯的,他们并没有想到这可能是一个骗局,都高兴于中国有了这种新型能源。来自社会各界人士,还有闻讯而来的记者纷纷涌向王洪成,有的是想要达成合作的;有的是探究真实原理的,

图3 报纸相关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变油”这项技术,堪称点石成金的存在,为了“眼见为实”,哈尔滨的公安局副局长就带着下属亲自观看试验过程,期间还专门录下了影像资料。

在副局长到了王洪成家中之后,为了确保是日常饮用水,亲自去打了水,还喝了一口确保其真实性。杯子中剩下的水,就成了王洪成的实验目标。他取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向水杯中滴了几滴,这个秘密武器就是“水变油”的真正关键所在。

图4 实验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原本透明的液体发生变化,王洪成将已经发生反应的水倒进了易拉罐中,还亲手交到了副局长手上。接着,用打火机点燃这杯特殊的液体,“轰”的一声惊动了围观群众。

为了确保这些液体确实能够替代汽油,之后王洪成还用家门口的一辆抽干了油箱的汽车来做实验。当杯中的液体倒入油箱之后,汽车真的发动了,走了很久才停下来!

至此,“水变油”的真实性被确认,一时之间王洪成名声大噪。

中国科学史上的最大闹剧

事实上,王洪成所做的“水变油”原理十分简单,就是将水与汽油按照比例混合之后,再加入一些添加剂就能达成燃烧效果,而之后汽车中的使用,极有可能他的妻子已经将“水变油”调换了。

在当时的风头下,王洪成被鼓吹成“伟大科学家”,“水变油”是造福人类的伟大发明。而王洪成的本意,其实还是赚钱,为此还费心费力地拿到了中科院开具了《王洪成成果证明》,还有中科协发布的《关于大力推广应用水基膨化燃料的决定》,这两份极具分量材料也成为王洪成赚钱的底气。

图5 旧式公交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很多商人闻风而动,想要和王洪成合作,而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王洪成任职的公交公司成为了第一个使用这种新型燃料的公司。为此还特意举办了剪彩仪式,黑龙江省的副省长和哈尔滨市副市长也参加了剪彩仪式,王洪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这项发明传遍中国之后,王洪成还专门举办了一家“水变油”公司,很多商人都到他这里买新型燃料,当然,这种燃料是骗人的,这些人非但没能赚钱,反而赔得倾家荡产。即便如此,王洪成还是狡辩说这是他们的配置方法不对,竟然行骗十年之久!

1995年,一位名叫何祚庥的院士揭穿了王洪成的谎言,这才结束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科学史上最大的闹剧。

荒谬骗局如何收场?

也许是察觉到了这种新型燃料并没有真实的作用,在1993年公安部门就停止了对王洪成“发明”的宣传。

图6 推广“水变油”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黑龙江省的公安厅对王洪成展开了秘密调查,在获取他的犯罪事实之后,成立了“9614”专案组。

事实证明,王洪成所研发的“水变油”中的膨化剂,其实都是皂基,为了展现不同的颜色,还在其中加入了重金属元素调色。最重要的是,这种膨化剂并没有将水变成油的效果,而且对于机器都有伤害作用,哈尔滨市使用这些燃料的公交公司,大量的公交车因此报废。

当王洪成看到那些揭露他骗局的报纸新闻时,还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这些人侵犯他的名誉权。当然,被法院驳回了。

在1996年10月10日,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对王洪成提起诉讼。在1997年,行骗十年之久的王洪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这个荒唐的科学闹剧就此收场。

参考文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