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华夏

华夏”原为族名,它由黄炎联盟扩大、繁衍而来。

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又都向中原发展。为争夺土地和财富,两大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激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部落取得最后胜利。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尤其是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蚩尤后,黄炎联盟得到更大的发展,构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何谓“华夏”?《尚书正义》注:华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大国曰夏“。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华是指服饰之美,华夏一词主要强调的是礼仪。

礼仪者,文化也。比起种族概念,“华夏”更强调的是文化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期,就有蛮夷仰慕中原文化,产生了华夏认同。匈奴说自己是夏朝后裔,东胡也说自己与商朝人是同一个祖先,这种同根共祖的意识是华夏认同的直接反应。楚国人也长期被中原人视为蛮夷,楚人学习中原礼乐文化,文化昌盛,甚至一度超越中原,最终获得中原诸侯的认可与尊重。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们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峰。

传统的“华夷之辨”主要强调的是文化之别,蛮夷如果学习中原礼仪文化是可以“变夷为夏”的。

从汉朝开始,“华夏族”的称呼逐渐被“汉族”取替。这是由于汉朝强大的国威与影响导致的,当时的华夏子民以对外称自己为“汉族”而骄傲。

中国

中国

现今“中国”一词,最早发现于西周青铜器何尊,上铭刻有“宅兹中国”四个文字。在这里“中国”是指“天下之中”,即周朝统治的地域,主要是中原地区。

《礼记·王制》云:“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这里的“中国”即是指周王朝统治地区,也是与“夷、蛮、戎、狄”相对,兼有民族的概念,即华夏族。

在后世王朝,中国一词长期作为地域概念使用,与中原、中土同义。华夏族或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并在这里建立国家,而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周边并在那里建立政权,因此一些华夏族、汉族人也称本族建立的国家为“中国”。

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种说法,“崖山之后无中国”,崖山就是灭亡宋朝的最后一场战争所在地。这种说法强调元朝、清朝都不是汉人的政权,所以不是中国的朝代。这意味着中国人等同于汉族人。

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首先,华夏族(汉族)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种族概念;其次,历史上华夏族(汉族)也不断地与其他民族融合发展。

16世纪、17世纪西方人开始称明、清王朝为“中国”。此时,“中国”不仅包括汉族,还包括两个王朝统治境内的其他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一词出现在外交文书上。

在甲午海战之后,大清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时,缔约双方在条约中得有称呼,大清自称“中国”,日本坚决不干,说你现在那么落后,哪里是什么中国,我才是中国呢。

这是1895年的事情,马上就进入20世纪了,东亚的人仍然是从文明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中国”。这也反映出在古代中国,乃至古代东亚,“中国”是一个文明概念,文明发展程度高的是“天下之中”,谓之“中国”。历史上,我们的文明水准最高,所以他们都向我们看齐,但是现在清王朝落后了,日本就不愿意称我们为“中国”了。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国内外通常将其简称为“中国”,中国正式作为国名使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这一概念的含义更加丰富完整,56个民族生活在中国辽阔的疆域里。

“华夏”原是族名,是汉族的前身。“中国”是指华夏族(汉族)居住的地方,也指其建立的国家。但不管是“华夏”,还是“中国”,在历史上更多的是文化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