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一个人开始变成熟的标志就是从嘲讽文青开始的。
因为在打工人眼里——浪漫旅行必遇渣男/女,西藏骑行就是在给自己找罪受,青藏徒步往往没有被窝里来得松快。不过最近原本很多对“假文青”嗤之以鼻的打工人们发现,他们之前一直看不上的文青旅行开始和他们想象中变得不一样——曾以为装模作样式的九宫格,慢慢变成了一群穿着冲锋衣和拿着环保袋的合影;曾以为精致摆拍的网红打卡照,已经变成了顶着高原红开心大笑的笑脸。
是的,如今的文青之旅已不仅是骑行川藏、自驾西北之类的了,而是变成了一种新型“文艺之旅”——把游客带来的垃圾带走。
如今打开微博,到处都是想要辞职/休假去青藏高原捡垃圾的城市青年:
从小就这旅行梦的阿乔,再看到自己曾经的室友已经当上了青海志愿者,看到室友每天晒出的“白天在蓝天之下捡垃圾,晚上和牧民朋友喝酒吃肉”的朋友圈,阿乔顿时觉得自己每天考公的人生索然无味;
已经成功转正的医师小林,上个月被一篇“西藏环保义工”文章成功刷屏,周围同事纷纷表露想要去的意向,而为了减少竞争,小林发现周围不少年轻同事在暗搓搓的劝退“你科室离不开人,你走了病人咋办?”这样的情形让小林感到很是纳闷:说好的紧张又高压的医生工作呢?怎么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如今已经人满为患的各大旅游景点和旅游胜地好像已经完全无法打动想要逃离喧嚣的年轻人,反而穿上冲锋衣、戴上防晒帽、拿着铁夹子在山林树间搜索垃圾更能够撼动年轻人们自由的心弦。
虽然在高原捡垃圾的过程当中,需要耗费更多的体力,付出更多的劳动,遭遇更多风吹日晒的苦楚等等这些与世俗寻求浪漫之旅的期望有着和很大的不同,但是在这场意念的战斗之中,那些已经付出实践的人们已经获得了心灵的净化。
不知何时,“捡垃圾”这件事情已经成为鄙视链的最顶端,但仔细思考其中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生活在快节奏社会的青年们,的确需要在旅行当中寻找更多净化灵魂的快乐。
但随着曾经那些充满浪漫气质的旅游胜地逐渐变成了网红们的打卡地;去川藏地区四翼的自驾驰骋,变成了没开多久车就被堵在路上的窘境;到大西北感悟荒芜,遇到了一群精致装扮的摆拍男女……
不禁让想要逃离喧嚣城市的青年们感到越发的郁闷,而相比于其他,去高原进行捡垃圾就显得与众不同很多,也和“拍照狂魔”们划清了界限,使得青年们能够更为朴素、更为舒适的享受整个旅途。
在很多纪录片当中,一些去高原捡垃圾的志愿者们,生活当中不仅有捡垃圾,还有休息时和牧民们倾心交谈、共同烹饪的友情,这也让整个旅行变得更为充实。
二、尊重山川河流,就请不要伤害它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年轻人对于志愿者的工作还有着过于美好的憧憬,但是“将垃圾带走”这个原本不属于青年旅行的任务已经成为了志愿者清单中最重要的一项。
目前在青海、西藏以及云南等高原地区,长期遭受着大量垃圾污染的问题。
曾经承载着无数攀登者登顶之梦的珠穆朗玛峰,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垃圾场;
曾经汇满河流的玉松村岸边,已经堆满了大量从上游冲下来的垃圾;
青海、西藏公路的沿线地带,布满了大量垃圾袋和塑料瓶,不仅影响了生态的美观,还影响了当地牧民的正常生活。
而这些日积月累的垃圾,大多数都是曾经向往旅游的游客们带来的。
一档旅游节目的主人公刘畅曾经说出过一句很戳中人们心的话:“我们到这里来看山川河流,但连不扔垃圾都做不到,有没有尊重过这个山川河流?”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在高原捡垃圾“很有意义”的原因之一——希望能以外来者的身份,将外来者带来的东西带走。
去年暑期,一位去往西藏旅行的青年,在旅行途中看到有游客随手将垃圾丢在路旁的时候,他心中萌生了想要边玩边捡垃圾的念头。
于是在接下来他旅行的途中,他几乎每天都会进行几个小时的垃圾清理和打包,然后再将这些垃圾带往附近的垃圾回收站,整趟西藏之旅途中,他一共带走了500袋垃圾,这让他觉得整个旅行途中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也爱上了这趟西藏之旅。
已经70多岁高龄的登山家夏伯渝,在1975年曾因攀登珠穆朗玛峰而导致截肢失去双腿,但是在那之后他并没有放弃登山,而是在经过恢复训练之后继续自己的旅途。从2017年起,他开始在西藏进行捡拾旅客丢弃的垃圾,截止到现在每天依旧会抽出大量时间进行捡拾垃圾并整理。除了他们,还有很多义务志愿者,每天都在尽可能的进行清理游客们丢弃的垃圾,除了沿途清理之外,志愿者们有时还要攀登陡峭的悬崖找寻夹缝中的垃圾……
如果说这些志愿者们捡拾垃圾带给旁观者们是感动,那么礽垃圾这件事带给当地的居民们更多的是无奈。
塑料垃圾的危害不仅在于难以降解,如果这些垃圾不小心被羊群以及牦牛误食,将会给牧民们带来严重的损失。
曾有新闻报道,有一些牧民将死去的牦牛腹部切开之后发现,牦牛腹部当中塞满了垃圾,这也直观地警示着当地人群,塑料垃圾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切身的伤害。
很多身处在高原的当地人因为长期遭受垃圾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生活,而为了保护当地环境,不少当地人都会拿着带子义务进行捡拾垃圾,但他们的捡拾垃圾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已经长期坚持做的一件事情。
三、如果爱山川河流,就请带走一份“特产”
说到底,“高原捡垃圾”目前还只是一个青年们旅途当中“文艺之旅”想象的一部分,但是依赖青年志愿者旅行途中义务捡垃圾来保护生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志愿者们一直捡拾,还会存在游客们扔垃圾的情况,这样无尽循环,生态迟早出现崩盘。
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同时在更多志愿者的努力之下,人们对于在旅游地区捡垃圾的态度也正在慢慢转变。而国内外更多的环保人士也试图通过更多的创意引起群众们对于环境卫生的重视。
如今“文艺之旅”已不再是文青们抒写内心哀愁的专用词,而是更多注重环保人士对旅游环境重视的意义体现。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当中,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尽一份微薄之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