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澳洲新移民的新手父母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宝宝未来是在澳洲还是留在国内上幼儿园?澳洲的幼儿园与国内的幼儿园又有什么差别和优势呢?

澳洲在幼儿园的监管方面会很严格,对教师数量,资质及儿童数量的比例,场地大小等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目前整个澳洲首府城市比较好的幼儿园都面临"一位难求"的问题。澳洲的人力资源成本极为昂贵,因而许多人从怀孕开始就在家附近的幼儿园填表登记排队,否则临时排队的话,等上个一年半载是常有的事,所以,提醒那些家有幼儿的新移民,入托入园可能是件比找房子更头疼的事,(在教育方面,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洲幼儿园分类
和国内一样,澳洲幼儿园也分公立和私立两类,公立的费用更便宜但开放时间较短而且非常少,例如,同属布里斯班市中心范围内的幼儿园,私立的费用一般在每天120-170澳币之间,而公立的则在100-120澳币之间,市中心以外各区公立幼儿园费用每天90-110澳币,私立则在120-160澳币之间,除了机构性质的幼儿园以外,还有许多家庭办的幼儿园Family Day Care,根据家居场地限制可招收3-5名或更多儿童,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幼儿园一般分为"托班"(Nursery)、"小班"(Toddler)和"大班"(Preschool),0-2岁在托班,2-3岁在小班,3-6岁则是大班,不同班级每天的作息时间略有区别,但一般私立幼儿园每天都会早开晚闭,总计11小时左右,方便家长上下班接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中学”的教育方式
在澳洲,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采用“玩中学”(Learning Through Play)的教育方针,澳洲幼儿园都没有'教'和'学'的概念,所有教室很少设有桌椅,老师学生通常坐地上,让大家没有距离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从玩中提高五大智能:认知力、社交力、语言能力、大运动及精细运动能力,并不提倡过早给孩子灌输太复杂的教育内容,澳洲的老师所做的工作是制定和实施孩子们 “玩中学“ 的计划(play based program),“玩中学”的计划是个系统工程,它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吃透国家幼儿教育大纲(EYLF)培养目标的精髓;充分观察和理解班上的幼儿;根据观察结果和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制定玩的计划;观察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的表现;评估自己的玩的计划的成功和不足;将评估中的思考带入下一个玩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富的室外活动
澳洲幼儿园非常鼓励孩子待在户外多活动,感知大自然及自然现象,户外设置也俨然一个游乐场,同时鼓励小孩各种运动,幼儿园不鼓励太多商业玩具,更多的是原材料来自大自然的东西,其中有个项目叫heuristic basket(启发式篮子),里面放了各种生活里回收的东西,比如有塑料碗、铁勺子、木头、废布料等等,多达十几种,小孩能够发挥想象力让这些物品演奏出各种声音,同时直观感受了这些全天然没有加工的原材料,(听到这些原材料发出的不同声响以及触摸到它们不同的质地),同时直观感受大自然里的东西既环保又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用餐教育
澳洲幼儿园宝宝从十三个月开始,就开始独立坐在小板凳,圆桌上用手或者餐具独立进食,用餐过程中学会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吃饭过程中老师开始引导孩子学会等待,有耐心,想吃的食物不是下一秒钟就能得到,这对他们现在或者以后都很有帮助,孩子在幼儿园十八个月开始能在老师偶尔协助下完成将吃不完的食物扔进垃圾桶,并将清理干净的盘子放进水池等老师清洗,然后再拿湿毛巾将嘴和手擦干净,老师在孩子自己没擦干净的情况下才动手帮忙,即使是十八个月的宝宝也能对吃饭流程开始有一个初步认知,从三岁开始,无论是上/下午茶,午餐全部开始实行自助式,不再是老师将食物分发好,而是将食物盛放在两个大盘子里,每个小朋友根据自己需求去选择食物并选择份量,培养了孩子主见,动手独立性,且开始培养节约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也有“选择权”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但要给他选择的范围,小孩子年纪小,有时候很难Settle(冷静),如果一味将所有选择权给他将会很难控制,比如孩子不愿意睡觉,老师会给他选择:你是自己睡还是我把你抱到床上去睡?有孩子不愿意参加任何Program(教学活动),老师会问你是去画画还是拼积木?有时候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比赤裸地说教或者威逼利诱简单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需要归属感
归属感是澳洲早期教育大纲很重要一点,让孩子参与到大人活动中来,让他找到归属感,让他觉得他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很重要的一员,也能增强他自信心以及动手能力,所以从一岁半开始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清理玩过的玩具、用小扫帚开始清理户外落叶等等,并及时告诉他,老师很需要他,做完后更要及时鼓励,所以在幼儿园很多这样的事情小孩都抢着做,长大后也更能体谅他人,热心助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导正确的是非观
其实小孩子的是非观念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即使是几个月的婴儿也能对“对错”有初步的感知,在孩子做错事时要及时提出来,并将正确的告诉他或者示范出来,必要时对特别顽固叛逆的孩子给予适当惩罚,这样能培养他的责任感,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并接受相应的惩罚,其实通常也就是停止游戏、罚站或罚坐,惩罚完后老师会重新问他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怎么处理,小孩这时通常都会说出一些正确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导”与“教导”
在澳洲幼儿园老师不可以用“training”(训练)这个词,只有对宠物才用这个词,要用“guiding”(引导),即使是小到上厕所,也是“toilet guiding”而不是“toilet training”,Training这个词在幼儿教育里是个消极的词,但是同时也确实体现了澳洲早期教育的精髓,“引导”'比“教导”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亲身考察硬件环境
室内室外Indoor/Outdoor环境考察一目了然,如果是全天制幼儿园,要观察幼儿园规模及设施、幼儿园张贴的活动计划和老师介绍;如果是家庭幼儿园要注意考察儿童活动区域是否干净整齐、室外是否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从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就可以看出,幼儿园是否管理严谨,是否安全,大部分的公立幼儿园和部分私立幼儿园中午不含午餐,所以要询问是否提供午餐,了解餐食习惯和查询餐单

考察师生关系
对小朋友来说,幼儿园环境设施固然要看,但最重要的是老师与孩子的关系,这才是决定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澳洲幼儿教育的课程和学校系统的不一样,这里没有固定的教学任务,没有教学指标,但老师的一言一行、幼儿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吸收,仔细观察老师和小朋友关系紧不紧张,老师愿不愿意放缓脚步来倾听并引导儿童朝向教学目标而不是强加命令的方式,咨询每天孩子户外活动时间,考察管理孩子方式是工厂式流水线作业还是老师会因小朋友个人独立作息而为小朋友安排适合的时候进行吃饭和午休,国内公立幼儿园的管理模式是一刀切,流水线式的管理,这也是澳洲教育所不推荐的形式

13(wei)18(信)38(电)83(hua)56(同)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