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剧小说中,杨业共有七子,一同随父出征,但“七子去六子回”,不是回来六个儿子,而是只有“六郎”延朗回来了。
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都战死;七郎延嗣被奸臣潘美害死;五郎延德突围后到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四郎延辉被俘降辽,萧太后赏识其人才难得,嫁给他铁镜公主。
据史料记载,杨业的儿子的确有七人,分别是延玉、延朗、延浦、延训、延壤、延贵和延彬。可见,除了杨延朗是真有其人,其他都是杜撰。另外,据史料记载,七子中除了随杨业一同战死的延玉,其他儿子都得善终,既未战死,也未降辽,更没有做和尚的。
“五郎为僧”的故事,从人物到情节,都是查无实证。那为什么戏剧小说中广泛流传着“五郎为僧”的故事呢?
五台山是北方军事要地。靖康之变中五台山僧兵英勇抗击金兵,受到世人的赞扬。在民间文艺中,逐渐将五台山僧兵与山西英雄“杨家将”故事融合,诞生了杨五郎的英雄形象。
“四郎探母”也是移花接木的文学创造。
“杨四郎”的历史原型一说是韩延徽,另一说是王继忠。
韩延徽是五代时节度使刘守光下属,出使契丹被耶律阿保机赏识,留下重用。但是他曾南奔后唐,后因为奸人所嫉,重返契丹。耶律阿保机问其故,他回答是因为思念母亲,回去探望。
王继忠是宋真宗藩邸部下,真宗很是重视,在与辽军的战争中被俘。辽萧太后知其贤才,招降后授于户部使,还嫁给他契丹贵族女子。
“四郎探母”的故事应是二人事迹的结合。
戏剧小说中,雍熙北伐唯一回来的“杨六郎”杨延朗并不是杨业的第六子。杨业的儿子中,除了战死的廷玉不知排行,其他六人的排行分别为延朗、延浦、延训、延壤、延贵和延彬。延朗不是长子,就是次子。
《宋史·杨延昭传》中载“延昭本名延朗”,这是因为真宗时为了避圣祖赵玄朗的讳。但是后来的戏剧小说,却误以为是两个人,以延昭排行第四,延朗排行第六。
《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籍中说,契丹忌惮延朗,“目为杨六郎”。延朗不是老六,为什么世人称其为“杨六郎”呢?
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六郎”的称呼可能是延朗在同一祖先兄弟中的大排行。宋人以长称幼或者平辈相称时,这一习俗颇为流行。
杨业诸子中,就延朗的事迹记载最详细。雍熙北伐时,他担任前锋,乱箭中臂仍奋战不已。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他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驻兵遂城(今河北徐水西)。辽朝萧太后率大军南下猛攻,遂城危在旦夕。
可是,神奇的是,一夜之间遂城四周树起了一道光滑耀目的冰墙。
原来,当时正值十月,北方天寒地冻,杨延朗命人打水浇灌外侧城墙,一夜之间凝水成冰。辽军见滑溜溜地无法攻城,只得撤兵。杨延朗趁机出兵,截获颇多。
澶渊之盟时,他向真宗建议,趁辽军人马疲惫之时,部署驻军,扼其要路,不仅澶渊敌军可歼,幽、易数州也可袭取。但是,当时真宗被一心想议和,不同意这一建议。
杨延朗就自己率兵“抵辽境,破古城”,斩获颇多。真宗听说,生怕他影响和议,并立即派人监视他的行动,不许他闯下乱子。有点讽刺的是,澶渊之盟的签订正是得益于前面讲到的“杨四郎”的原型王继忠的联络、沟通。
澶渊之后,宋辽之间出现了长达百余年的和平局面。杨延朗的伐辽之志无望实现,在高阳关副都部署的任上死去,享年57岁。
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老死边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