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综艺《演员请就位》的一期中,郭敬明导演的《悲伤逆流成河》电影片段,当时李成儒评价这个片段用了三个成语: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郭敬明当时脸色都变了,拉的好长好长,又用了他那一套逻辑来反击……

接下来很多网友就开始diss李成儒,说他情商低……

如果你知道香港著名的帅气演员郑少秋,曾经被称作“香港第一帅”,但都清楚他的普通话很差。

1998年,李成儒和郑少秋合作《清明上河图》时,郑少秋的普通话很不利索,一直用“123”来代替。李成儒当时很气愤,直接甩手而去。郑少秋都没能让李成儒忍住秉性,何况是郭敬明呢?

但你要知道当年他练了10年的台词基本功,你就能理解他了。

一、

1954年11月25日,李成儒在北京出生,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李成儒家中有11个孩子,在他2岁那年,父亲去世,一家十几口子全靠母亲支撑,生活极为拮据,经常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出去卖来养活这些个孩子。

十几口子吃饭,开销不小,经常吃不饱,有两个孩子夭折了,李成儒比较幸运,虽然经常挨饿,但好歹活下来了。

对于母亲的辛苦,多年以后,他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母亲是最伟大的,但我想和他们比一比。”

贫穷的生活困不住丰富的精神。

1960年,6岁的李成儒跟着哥哥一起唱京剧《李逵下山》,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这是他童年唯一快乐的事情。

1966年,李成儒想要考艺术院校,没有被录取,碌碌无为好几年,一直到4年后,他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景山服装厂,在车间做熨衣服的工作,工资十几块钱。

虽然服装厂里的工作枯燥,但他为了克服这种生活,经常参加东城区工人俱乐部的话剧演出。

服装厂的工作,李成儒没有干几年,就不干了,想要去唱戏,他想拜师。

李成儒想要拜师的对象是第4届金鸡奖影帝董行佶,当时的收音机、唱片、电影里的旁白都是董老的声音,是北京人艺的京剧演员。

李成儒就一个想法:“那种声音,那种好听,一定要跟这个人学!”

他想了很多方法,怎么才能拜这个老师,最后想着狠点的方式,堵。

有天,李成儒跑到北京人艺直接拦截董行佶,直入主题说想要拜师。董行佶问他是否有作品,他回答说有两篇散文。

就这样,李成儒成了董行佶的关门弟子。后来李成儒说:“我算是有幸结识了高人,一生受益匪浅。”

此后的十年,一周一节课,学朗诵、练声音、练台词等等,也让他台词功底深不可测。

多年后的综艺节目上,他直接质问两个演员,“练过十几年台词么?”

只有自己有能耐,才敢这么质问流量明星。

1980年,26岁的李成儒又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业务表演进修班,和赵宝刚、李勤勤、张光北成为同学。

北京电影学院教研组组长唐远之先生,在见到李诚儒之后便断言:“看这孩子的长相,要红,得等到40岁以后。”

二、

1981年,李成儒进入了中央电视台实习,刚好赶上杨洁导演为电视剧《西游记》选演员,当时的他想要演唐僧的角色,但没有被选上。

虽然没有演上唐僧,但杨洁导演让他做场记的工作,对他寄予厚望,因为圈里人说“场记,是通往导演的道路。”

86版的《西游记》的导演班子6人是:导演杨洁、摄像王崇秋、灯光孙永福、美术彭曼丽、剧务老郑、场记李诚儒。

由于全部是实景拍摄,前前后后5年多,《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导演班子6人经历的苦难何止是八十一难。

剧组一百多号人的食宿都是李成儒一人管理,剧组没地方住,甚至走了后门打开了元帅故居等等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只要他在,杨洁导演就放心。

但众口难调,剧组不时有人投诉他,最后杨洁导演像当年的诸葛亮一样挥泪斩马谡,对李成儒说:“你走吧”。

此时,杨洁导演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因为她知道诚儒的委屈真的太多。

这个场记的工作,前前后后,李成儒干了5年,但科班出身的他,竟然没有让他出演一个角色。

1985年,李成儒开始了他的第一段婚姻,妻子叫史敏,婚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叫李大海。

这个时候,市场经济慢慢放开了,很多人开始下海经商了,李成儒也成为了其中一员,他干的风声水起。

三、

下海搞了几年后,李成儒1990年在西单北大街,开了一家服装商场,叫特别特,是北京首家开架自选服装商场。

当年的宣传单都是:“特别特”男女配套商品流通精品店。特别的服务、特别的质量、特别的商品、给您特别的满意。”

在“特别特”开业前,李成儒曾在《北京晚报》登了招聘广告,海选美女导购,工资5000元-6000元,当时北京的平均工资才221元。

当时北京报名选拔导购的有5000多人,最后选了100人,标准是按照演员和空姐的标准来的,身高都是165—175厘米之间。

这些导购形象都很好,给她们的服装都是按照空姐的服装定做的,那时在西单大街上一走,一下子就轰动了全北京城。

当时特别特商场每天一个品类的衣服就能卖100多件,每件成本100元,卖780元,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到50万元。

李成儒开的是奔驰560,穿的进口西服几万块一套,戴的领带1万多一条,可以毫不可惜的给人打赏100美金的小费。

这些生活,后来都延续到了他的电影里,在《大腕》中他说的经典台词是: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住的地方是北京故宫旁边的四合院,面积有多大呢,院子里种了500多棵樱桃。家里的家具都是金丝楠木,一个柜子有3米多高,故宫博物馆里的才2米多。

多年后,李成儒参加《鲁豫有约》的时候,鲁豫问他:“人一有钱会是怎样的状态?”

“会犯糊涂。”

1991年有了钱的李成儒决定“玩一把”,他和香港的几个朋友一起做起了外汇买卖,把手中的剩余资金拿出来买外汇,这在当时是很超前的事情。

1993年底,美国和日本贸易大战的时候,所有的玩家全军覆没,所有的投资都没有了,包括李成儒。

这一年,李成儒也结束了他的第一段婚姻,妻子和儿子李大海在一个十几米的房子里,一住好多年。

在经商的12年中,李成儒其实从未放弃表演。他多次在同学赵宝刚的戏中客串。

不过李成儒那时候演的角色很单一,都是有钱大老板,所以他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的,而且那时候他有钱,也不要劳务费和片酬,拍戏纯粹为了玩票。

李成儒反思了一年,生意为什么会失败以及自己最爱的是什么?

一年后,他果断开始工厂清仓,出货,该还的钱全都还上,债务整理得清清楚楚。

商界留下了李成儒的一段传奇,但马上他又开启了另外一段传奇。

四、

1995年,41岁的李成儒在赵宝刚导演的《东边日出西边雨》中饰演一个警察,叫吴永民。

一年后,李成儒经人介绍认识了小他18岁的梅派大青衣史依弘,李成儒从小的爱好就是京剧,看到史依弘,更是好感有加。

两人认识不到一周,李成儒就对其表白,几年后两人在上海结婚。

25岁的史依弘为什么喜欢上一个大他18岁的李成儒,因为只要有她的演出,李成儒总是带着一帮朋友去捧场,在李成儒几年的攻势下,史依弘才接纳他。

史依弘的事业在上海,而李成儒的根却在北京,他一直都希望这个女人能够离开上海到北京跟他一同生活,但史依弘的事业正处在上升期,一代京剧名伶又怎会轻易离开舞台呢?

见到史依弘一直不肯妥协,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2005年初,李成儒自己投资了一家名为“海雨天风”的酒楼,酒楼位于北京北三环中路。

经营一年之后,他发现酒楼的选址有问题,“我忽略了用餐人群,因为真正的就餐人群是写字楼里的人,如果附近有两个比较大的写字楼,我的酒楼生意一定会非常好。”

虽然酒楼的经营存在问题,但是李成儒依然一直扛着。起初,他的想法很简单——以商养文。想用从商赚的钱来从事更多的文化事业,但事与愿违。

说起开酒楼的辛酸,李成儒似乎有点郁闷。开业至今一直都处于赔钱状态,一个月至少要赔上十几万。

原本以商养文的想法,被迫只能改变成以文养商。现在的李成儒要用自己在外面拍戏赚来的钱,来养着自己的酒楼。

2006年,李成儒和史依弘的两地分居让两人的矛盾加深,正式离了婚。李成儒也曾说过,史依弘是他一生的挚爱。

在和史依弘离婚没多久,李成儒在一次活动中,认识了一个女演员,叫侯璎珏(原名侯角)。

李成儒比她大28岁,他经常带着侯璎珏逛街、吃饭、一起拍大头贴。

如果你觉得侯璎珏是贪图李成儒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侯璎珏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她父亲是地产商人,身家比李成儒多很多。

但地产商不会看着自己的女儿被背负骂名嫁一个比她大28岁的老男人,侯父逼迫式的问她:要么留在家,要么去和李成儒走到一起。

最终侯璎珏妥协了,这段感情也最终告一段落。

五、

李成儒的丰富的经历,也给他的电影带来了丰富的素材。

在冯小刚的电影《大腕》中,李成儒贡献了一段堪称教科书一样的优秀表演。他在1分26秒内说了328个字,而且是一镜到底一条过,把一个精神患者的癫狂表现得淋漓尽致。

“什么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当时李成儒在现场跟冯小刚说:

“你这20分钟要把各方面的问题全准备好,千万别中间再出什么差错。什么摄影对焦虚了,灯光不合适,群演不配合了,千万不别有。您就让我,万无一失地让我一条过,如果一条没过,第二条第三条就永远过不了。”

结束后,冯小刚立马上前抱住了李成儒,周围所有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片刻后,李成儒点燃了一根烟,然后他发现由于刚刚太过投入,自己的手竟在不停地发抖。

这种症状一直持续到3个半小时之后。

当年李成儒在赵宝刚的《编辑部的故事》中客串了一个文化骗子之后,在北京电视剧中心工作的王朔、冯小刚们好评如潮:

“用北京话说,那孙子哪找的!”李成儒笑着说道。

在台词上,李成儒不仅肯下苦功,还特别愿意琢磨。

“记台词先记六成熟,然后再揣摩人物,再把那四成塞进来,这一合,台词记住了,对这个人物理解也到位了。”梁宏达这样总结李成儒记台词的法子。

对自己的亲儿子,他的严苛让旁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儿子李大海参加《我不是明星》,他基本上把“打击教育”给进行到底了:“如果连这几个都战胜不了,那以后就别唱了。那条路就是走不通的。”

“首先我认为孩子们是无病呻吟,他们没有吃过苦,没有付出,稍微吃点苦就觉得哎哟不行了。”

“除了看上去人模狗样,你有什么可让我夸的?而你现在的人模狗样不是父母给的吗?”

一位网友曾经说过:“不敢抨击,不敢直言的,世故圆滑的才不是李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