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情怀”是对《又见奈良》最好的评价。它是一部关于伟大母爱的电影,千里寻女;它是一部轻松温暖的电影,润物无声。
电影的节奏舒缓而略带诙谐,但对我来讲,《又见奈良》的核心是严肃的。八十多岁的母亲,孤身前往日本,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女儿。战后遗孤们,因为身份认同的问题,始终被这个社会排斥。
回到了祖辈的家园,却无立锥之地,他们是战争的受害者,却不得不在故土流浪,这想必就是《又见奈良》背后故事带给我的窒息感。
日本什么都不会丢,但孩子会丢
《又见奈良》是一部互文性很强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陈奶奶(吴彦姝饰)赴日寻女的故事。她的女儿中文名叫“丽华阿姨”,是日本战败后,被遗弃在中国东北的一代遗孤。
七八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许多遗孤回国,其中就有陈奶奶的女儿丽华阿姨。早前丽华阿姨还经常给陈奶奶写信,但是到了2005年,便音信全无。放心不下女儿的陈奶奶,来到日本奈良,在二代遗孤小泽和退休警官一雄的帮助下寻女。
陈奶奶刚到日本里,有一幕,给全片点了题。小泽打算扶陈奶奶回屋休息,陈奶奶担心行李放在楼下,很不放心。小泽说了句:
在日本不会丢东西。
《又见奈良》中的这一幕,和片尾陈奶奶、一雄警官、小泽黑夜里的三人行相呼应。兜兜转转于奈良,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女儿。是的,日本很安全,不会丢东西,但是日本,却丢掉了陈奶奶的女儿……
作为一代遗孤的丽华阿姨回到日本后,因为基因鉴定失败,被赶出了收留她的家庭,这是《又见奈良》中的原话。随后的日子里,因为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丽华阿姨不得不从事最廉价的手工劳动,并且还要受当地人的冷眼。
不善交流,让当地人怀疑她是小偷;生活习惯,让当地人觉得她性情凉薄。
但生长于中国的丽华阿姨,本性永远是善良的。她会写信给母亲报平安,她害怕母亲陈奶奶担心,信中的内容一直都是乐观的,哪怕她过的并不好;她暂住寺庙时,和寺庙里的聋哑人成为朋友,相互帮助。
彼此间没有了语言的障碍,通过手语,反倒更容易走心。
战争的创伤,岁月无法抚平之痛
《又见奈良》的导演鹏飞说,这是取材自真实的故事。
看完电影,我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像丽华阿姨这样的同胞不愿意回国?
我想了很久,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身份认同,可能是当时国外经济的确更好,也可能是随着时间,想再做选择时,一切都晚了。
《又见奈良》本身也是一部关于“身份认同”的电影,一代遗孤丽华阿姨,二代遗孤小泽,三代遗孤小女孩,在日本,她们都要面对“这里究竟是故乡还是它乡的困惑”。
作为一代遗孤的丽华阿姨,因为语言和文化习惯,被当地人排斥、欺凌。和她同为一代遗孤的人,在电影中,也都过的并不好。
或在工作中被打压,或被迫居住在僻壤。这些一代遗孤,操着一口东北话:
安了锅(卫星电视)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出于文化的认同,他们更坚信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也正是因此,他们和祖辈的故土,格格不入。
同样,二代遗孤的小泽在日本,也是受到欺凌的。在日本,小泽也只能从事着非常廉价的工作,一小时400日元的手工旗、柿子分工员、居酒屋的零工。
这是鹏飞导演展现给我们二代遗孤的情况,即使时间背景是2005年,但这些终究是存在过的。
《又见奈良》中的三代遗孤,从语言和生活习惯上基本地方化,她们象征着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是一场遗忘的开始。
生于日本、长于日本、学于日本的她们,不会再有“身份认同”的苦痛,但这一切温柔,是前两代遗孤用无数日月下的伤悲所换来。
也许,三代遗孤长大后,会忘却前两代遗孤的苦难,但历史不会忘记,《又见奈良》不会忘记。
毕竟,我们知道,造成这一切的刽子手,名为“战争”。
伟大的民族,一定是包容的民族
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和被侵略的中国,在《又见奈良》中呈现出两种创作导向,这并非鹏飞导演刻意为之,而是他所收集的资料,本就如此。
丽华阿姨基因验证失败,被赶出家门;小泽的父亲,基因验证成功,却被担心分遗产,拒不相认。
但当年丽华阿姨被日本父母抛弃在东北后,是陈奶奶一家对她悉心照顾,卖掉耕牛供她读书,抚育她茁壮成长。小泽的父亲也是喝着陈奶奶的奶水长大,哺育之恩犹在。
受伤害的中国知道,我们的敌人是侵略者,不是这些襁褓之中的孩童,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那时我们虽然穷,但会竭尽全力去哺育这群它乡的孩子。我们相信,有教无类,我们坚信,人心向善。
中华民族一直是都是一个包容的民族,一个真正意义上博爱的民族。没有歧视,没有敌意,她会收留一切流浪者,久而久之,它乡便是故乡。
说实话,看完《又见奈良》心中的沉重,又化为了一种自豪之感,对民族的自豪,对国家的自豪:
战争的伤害是持久的,但无论经历什么样的遭遇,中华民族永远是伟大的,中国永远都是包容的。异乡的游子,华夏的儿女,现在中国越来越好了,我们欢迎你回家。
这部关于爱的故事即将在3月19日上映,非常推荐大家到影院看这部电影。
相信《又见奈良》中的幽默与温暖,能够打动所有观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