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年间,荥阳有户崔姓商人,经营有道,积累了丰厚的家业,可惜壮年早亡。妻子卢氏精明能干,继续把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儿子崔生也很争气,刻苦攻读,榜上有名,被授了吉州大和县尉。卢氏对儿子说:我们家大业大,不愁金银,你也大可不必去做什么县尉。不过你有心功名,我也不阻拦你。太原王家有一女,温婉贤淑,我给你定了这门亲事,你先娶过门来再去赴任吧。
卢氏热闹风光地为儿子办了婚事,小两口在家又住了两个月。卢氏怕儿子吃苦,给儿子准备了几十万的钱财和绫罗绸缎,奴婢好几个人一同随侍,启程去上任。要走水路,租了同城孙二的一条船。崔生就和王氏小夫妻流泪告别了母亲,随从们搬着钱物上了船。行了两日,晚间靠在荒野的岸边,船家孙二早就等着此时了。
晚上,崔生和王氏上床准备休息,听见孙二在外面招呼:少东家,您出来下有个事情相告。崔生对王氏说:夫人刚有身孕,你快快歇息,我去去就来。崔生出了船舱来到船头,问孙二何事。孙二指向水里说:少东家您看那是什么?崔生站在船边定神向水中看去,孙二趁机一把将他推入水中。孙二只等水中的崔生没了动静后,腰里揣着尖刀进入舱内。来到床边:娘子,崔生不慎落水而亡,你就跟了我吧。王氏大惊,无奈看到孙二手中的尖刀,只能默默流泪。孙二和船上的手下,又胁迫着崔生的随从交出了钱财。当晚,孙二就爬上了王氏的床。孙二指挥着船只到了江夏,在当地落了脚,用崔生的钱财买屋置地,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王氏忍气吞声,每日服侍着杀夫仇人。她肚子渐渐变大,十月怀胎后,生下了一子。孙二高兴坏了:去年一票,得了大笔钱财和如花似玉的老婆,现在又得了一个宝贝儿子,孙某人真是修来的福分!给孩子取名:孙夏。只有王氏知道,这个孩子是崔生的。孩子渐渐长大,活泼可爱,王氏从小就教他识字断文,但不敢告诉他真相。孙二对孩子也不错,有求必应。一晃,孙夏长到了十八九岁,学业已成,准备进京赶考了。这孩子长得越来越像崔生,孙二有些狐疑,但还是没有问。孙夏辞别的孙二和王氏,去长安考试。行至郑州地界时,傍晚大雾,迷失了方向。孙夏正踌躇徘徊之际,忽见前方三尺处出现一团火光,就像一盏灯笼,靠近他,又向前飘。他就跟着这团火,走了大约二十几里,来到了一处大宅院。
却说荥阳卢氏老夫人,送走了儿子儿媳,多时不见回音。后来派人去大和县打听,得知崔县尉并未到任,此时老太太才感觉儿子凶多吉少,老太太整日以泪洗面,天天在门口张望,盼望着儿子归来。这一日大雾,晚上有一年轻人敲门,说赶考迷路,请求借宿一晚。老太太一看,差点晕倒在地:这不是儿子崔生吗!再一看不对,模样虽然一样,可是比儿子年轻,高头还稍高一些。老太太倍感亲切,吩咐家人摆了丰盛的宴席,问他哪里来。孙夏说从江夏而来,父亲姓孙。孙夏也觉得见到老夫人很亲切,一老一少相谈甚欢,老夫人一会哭一会笑。第二天临别时,老太太拿出儿子崔生之前的一件衣服送给了孙夏:老身见你,就如同见到了我那苦命的儿子,把这件衣服送你,希望你后面有空常来。
孙夏考完回到江夏家中,一天洗漱完,他随手换上了老太太送他的那件衣服。母亲王氏看到后大惊失色,把他拉进内房,问他这衣服从何而来?孙夏就把赶考迷路夜宿老太太家的事情告诉了母亲。王氏拉起衣服下襟,看到那里果真有个火烧的小洞,不由得号哭起来。王氏仰天长叹:天意啊。她就把当年孙二杀害崔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儿子。指着这件衣服,说:这个小洞,就是当年为娘给你父亲熨烫时不小心烧到的。这些年我怕孙二怀疑,对你不利,所以一直没敢告诉你真相。你在郑州荥阳遇到的那团火光,应该就是你父亲的在天之灵在指引你啊。那家的老太太,正是你的奶奶!
孙夏听了母亲的诉说大叫一声昏死过去。醒来后,告诉母亲:以后我叫崔夏,不再姓孙!我现在就去官府陈冤!崔夏写了诉状,到了府衙申诉冤情。官府派人来拿孙二,到了大堂几经审问,事情果真如此,孙二及其同伙当堂被判处斩。崔生之妻王氏因没有早日到官陈情,理应问罪,因崔夏苦苦哀求而免于处罚。母子二人回去收拾行囊,赶往荥阳老家见老夫人去了。(出《原化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