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日来,广安区浓洄街道柑子园社区背街小巷发生了大变化,不仅“妆容精致”,更是“经络畅通”,两边的人行道也换了“新装”……

60多岁的张淑芳老人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这段时间,她每天都要定时打开社区微信群,关注最近活动安排。“女儿不在身边,生活也不寂寞!”社区治理不仅改变了她周围的环境,更让她的晚年生活丰富了起来。

“社区不仅活动多,而且人气旺。”张淑芳告诉记者,为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柑子园社区将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改造成了风格如咖啡馆的群众活动中心,增设妇女儿童之家、青年之家、文化走廊、阅读区等10余个功能区,将670平方米的空间全部开放,实现行政区域最小化、服务区域最大化。群众既可以在社区办事,也可以在这里看书学习,品茶聊天。

据柑子园社区党委书记龙治林介绍,社区活动中心改造完成之后,愿意进门的群众多了,不仅拉近了群众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距离,还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上接国计民生、下连百姓家常。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事关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完善,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指出,要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治理,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筑牢重点领域安全防线,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近年来,广安市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口,在城区,打造像柑子园社区这样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目前,已经实现50%以上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完成亲民化改造,预计到2022年底,全面完成城市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改造任务。

另一方面,广安市以服务群众“零距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对全市400个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实施亲民化改造,打造“客厅式”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睦邻客厅”,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多跑路、时间长、办不成”等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凝练,广安市致力于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力激活了社会参与的“细胞”,从“面子”到“里子”都在发生变化。在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认可度”在提高,“参与度”在增加;在农村,村民矛盾纠纷变少,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良好局面。(来源: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