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169字,预计学习时长6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unsplash

我讨厌通勤,从家到公司要花一个半小时。快步走到最近的地铁站后,我要在拥挤的伦敦地铁里挤一个多小时。如果我“有幸”搭上第一班地铁,那我就等着被压成柿饼了,因为第一班地铁人太多了。这里的拥挤程度堪比夜总会,不同的是地铁上大部分人都还是清醒的。

现在是早上07:00,光线很好,每个人都极其尴尬。到公司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疲惫不堪、汗流浃背了。

所以,当我不用再通勤的时候,我简直受宠若惊:每天多出整整三个小时!我甚至可以在工作前和我的妻子喝杯茶!但之后让人纳闷的事情发生了:多出来的三个小时慢慢被侵占殆尽,我发现自己的工作时间更长了,参加的会议也更多了。

没错,之前用于通勤的时间你也在上班!

像我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近来哈佛商学院对300万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人们的工作日平均增加了8.2%,即48.5分钟。这项研究还表明,以后人们会更频繁地打卡上班。首席研究员Raffaella Sadun表示:“一般来说,人们永远有会要开、永远要沟通交流。但说实话,这确实让人心力交瘁。”

医疗保险公司Vitality的进一步研究发现,59%的人在工作日结束后仍然需要处理工作,40%的人工作时间延长,45%的人感到比以前更有压力。

“远程办公”这场革命已经不可避免地模糊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尽管我不想一周五天都要去办公室上班,但很明显,来回通勤是有好处的,可以让我们在心理上区分工作与生活。

通勤可以让你为明天做好准备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的乔恩·贾奇莫维奇(Jon Jachimowicz)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虽然在拥挤的公交车或地铁上并非没有压力,但对许多人来说,早上通勤可以给他们时间进行“工作相关的规划” ,即思考、规划一天的工作以及完成工作所需采取的步骤。研究表明,那些利用早上通勤做好工作规划的人一整天的工作满意度都更高。

通勤保证了你的运动时间

虽然地铁或公交行程不像HIIT那样耗费体力,但有大量证据表明,每天通勤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例如,一项针对台湾通勤人员的研究发现,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人超重的可能性比开车上下班的人低15%。通勤可以保证你每天有一定的步行运动量,即使只是往返于地铁站或公交站。没有通勤,很容易就养成不运动的坏习惯,你可能只是从床上下来,就直接坐在电脑前了。

通勤保证了你的学习时间

上下班通勤还可以给你提供一段固定的时间专注于学习,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不接电话或电子邮件。事实证明,我们所有人通勤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就是学习的最佳时长。神经科学表明,当我们将学习时间分散开时,往往学得最好——一小时的通勤就是将这一原理付诸实践的理想时长。

给你举一个浪费学习机会的例子,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每周花六个小时通勤的人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

在上下班途中,我会看新闻、看书、进行播客更新。自封锁以来,我的工作要求让我几乎没有时间看新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unsplash

通勤给人们提供了角色转换的时间

回想一下下班通勤。你工作时的状态和同家人朋友在一起时的状态是不同的。心理学家认为,不同角色之间的切换并不是件容易事,当一个人不同身份之间的界限缩小时,就会产生冲突感,人们的压力就会更大。从公司下班回家这段时间是减压的关键时机,为人们提供了他们在角色间转换所需的时间。

下班通勤让你有时间回顾自己的一天

下班通勤给你时间反思刚刚度过的一天。有证据表明,积极反思自己的工作与提高工作绩效有直接关系。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员弗朗西丝卡·吉诺(Francesca Gino)要求见习的信息技术人员每天花15分钟进行工作反思。在培训结束后,她发现这些人的工作表现比那些利用这15分钟工作的人好20%。

尽管工作反思也可以在办公桌上轻松进行,但问题是,由于工作性质的不断变化,我们所有人已经损失了两到三个小时的不受电子邮件、会议等干扰的时间。

居家办公时在工作日程中加入“假通勤”

居家办公很容易使工作侵蚀个人时间并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睡懒觉、不锻炼,同时不能建立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工作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更重要。早上,在开始工作前,花点时间放松一下;晚上,忙碌了一天后,花点时间减减压。这些都很重要,不应该被忽视。给自己留出专门的休息时间可能会让你在工作时更有效率,居家办公时更有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unsplash

居家办公时,请考虑给你的工作日程表中增加20-30分钟的假通勤时间。每天花几分钟去散散步,反思自己的一天,或者干脆去喝杯咖啡,这些都可以改善我们的身心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言点赞关注

我们一起分享AI学习与发展的干货

如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