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难以躲避的必经之路,而中国人则把人的“最后一程”看得格外重。大到皇帝贵族的陵墓,小到寻常百姓的棺椁,都有特定的讲究,南北东西地理风俗的不同,又衍生出千奇百怪的殡葬风俗。
归根到底,这跟中国人遵从的“死者为大”理念相吻合,古代的人们相信,将逝者埋于脚下大地之中,会令他们的灵魂与故土相连,在黄泉之下看着子孙后代茁壮成长。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火葬制度却逐渐兴盛开来,曾被古人坚持了上千年的土葬制度,已然被打上“落后”的标签。
一、教授的反驳
在火葬成为主流的大环境下,也不乏对此持批评态度的专家学者,北大教授吴飞就是其中一位。
吴飞教授的履历十分出彩,先是在北大获哲学硕士,后在美国哈佛获人类学博士,学成后回到北大拿下哲学博士后,如今是北大哲学系的教授,负责研究中外人类文化历史的变迁。
对于中国的丧葬制度和习俗,吴飞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足够了解的情况下,他却在演讲时《现代中国的丧礼》时公然抛出自己的观点:现代火葬制度缺乏一丝人情味,把人当成垃圾一样处理,彻底失去了其包含的文化意义。
此言一出,立马在社会上激起激烈的讨论,赞同者有之,嗤笑者亦不少,舆论两极分化严重。
自从各地纷纷出台规定,强制进行“平坟运动”以来,很多人被迫将祖坟迁至集中建造的公墓处,劳财伤神不说,最重要会引起当事人的不满,毕竟老话说“入土为安”,再迁坟一直被当做大不敬的行为。
吴飞教授还说道:现代的追悼会不能算是真正的丧礼,这种粗糙的模式,跟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形成的风俗相比,丢失了很多文化意义。
二、土葬的意义
在信奉科学的当今,“灵魂”一说被无数人嗤之以鼻,土葬自然便没了立足的理论根基。但去除了古人迷信的说法,土葬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除了自古就有火葬习俗的民族之外,将最亲近的人亲手送入火炉,绝大多数人心底都是抗拒的。因为随着尸骨的付之一炬,好似思念、不舍、缅怀等情绪也被一把火烧尽,再没了足以寄托的地方。
现代丧葬是纯机械作业,人的尸首会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被冰冷的程序和机器处理。说句不好听的,真的跟那些被焚化的垃圾没有多大区别,这背后丢失的人情味,又从何弥补?
公墓园里一排排墓碑整齐明亮,远比自家盖的坟包好看得多,但面对这复制粘贴一样的画面,后人要如何酝酿起怀念先人的回忆和感伤?
三、火葬真的完美吗
当初我们反对土葬的理由,一是说土葬污染土地资源;二是土葬东一块西一片浪费土地资源;三是破除封建迷信。但推行火葬这么多年下来,这些问题好像并没得到解决,吴飞教授对此就提出了质疑。
一是污染环境的问题,这点其实不必多说,火葬大量焚烧尸骨,对环境的污染要远甚于土葬。
二是节约土地资源的问题,农村土葬大多用坟包或是就地取石材,几十年风吹雨打后会自然降解。吴飞教授评价说:这本就是最环保的方式,为何要换成大理石呢?
因为公墓集中使用的大理石墓碑,自然降解的速度非常慢,基本上不能如农村土坟那样重归大地。而且公墓占地很广,同样浪费大量土地资源。且墓地价格节节攀升,让很多家庭负担沉重。
三是破除迷信问题。吴飞教授用一句“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来评价。意思是老百姓们不是祈求死者复活,祭祀祖先更多出于“感情上的不舍”。认为逝世的亲人仍存活于世,这是人情的不忍,体现了我国丧葬文化的温情,又何来迷信一说?
反倒是如今的火葬制度,正用机械般冰冷的程序扼杀着亲人对逝者的追思与缅怀。
四、结语
说了这么多,不是在为土葬“翻案”,毕竟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没有精力和土地去实施土葬,火葬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诉求。
但中国社会不是割裂的,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还生活着数亿的农民,他们的乡土情结遗传自祖辈,见惯了丧葬文化的“人情”。
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的老百姓而言,土葬或是火葬,为何不能让他们自己选择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