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韶关乐昌坪石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内,300多名青少年学生代表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烽火课堂·勿忘先师”研学课程,重温了抗战时期的华南教育历史。

本次研学课程活动,由乐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乐昌市教育局、乐昌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坪石镇人民政府主办,乐昌研学实践旅行协会、乐昌市第一中学协办,乐昌市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广州行动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嶝柏仕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这堂意义深远的研学课,是在修缮一新、刚刚具备接待能力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项目中进行的。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期间,坪石成为当时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的内迁之地。国立中山大学的多个学院,陆续分散在武江两岸,成为隐藏在山村里的知名大学,并且涌现出杜定友、王亚南等众多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坪石先生”。他们在艰难的岁月中坚持教学,成果丰硕,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如今,这座隐藏在山村里的知名大学被发掘出来,构建起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2019年6月,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项目开启了建设序幕,同年9月“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今年3月正式开启了研学第一课。

就让我们跟随研学第一课的学生路线,实际体验一下华南教育历史研学都有哪些意义深远的课程吧。

定友图书馆:学习杜定友的三个“绝招”

此次教育研学活动的启动仪式,选择了位于坪石老街上新修复的定友图书馆广场上。定友图书馆是为了纪念国立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期间的馆长杜定友而设计建造的。

杜定友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和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最大贡献,就是杜氏图书分类法,即今天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的前身,“中图法”现已发展到第五版,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共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方便人们按图索骥。

杜定友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字“圕(tuan,第三声)”,将繁体字“图书馆”三个字合起来写成一个字“圕”。这个后造字也得到了日本图书馆界的认同。

在战火纷飞、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杜定友独创了三项“绝招”:一是图书馆木箱化,打开就是书架,合起来当桌子、凳子用;二是万能钥匙,图书馆馆长的一把钥匙,可以开遍他所管理的104间房的门;三是灵活的牙签筒。

学生们从杜定友的事迹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思考,纷纷敬佩这位先师的“高招”。

三星坪:自给自足动手做肥皂

在当年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所在地三星坪,一场体验工学院生活的课程“做肥皂”,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战争年代,物资紧缺,当时的工学院师生学以致用,自制生活用品,譬如肥皂、火柴等比较稀缺的物资。参与研学的学生们在工学院旧址,动动手,做肥皂,把“碱+油”的化学原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体验了工学院师生当年自给自足的生活。

当时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超过1000人,是所有学院中学生最多的。陈宗南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化学家,国立中山大学校务长兼工学院院长,是中大学迁校委员会的主要领导者。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也住在三星坪,至今这里还依然保留着许崇清住过的旧址。

老旧房子带着厚重的时代感,默默记录着当年工学院的艰苦生活和生活特色。

武阳司:感受“野马轩”书房的“狂野”

武阳司是当年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所在地,也是当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和传播的阵地。

最出名的先师,当属翻译家、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亚南书舍是王亚南当年治学的地方,王亚南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野马轩”,意思是像野马奔驰在草原上一样,突破旧的秩序、突破旧的束缚,要追求自己的学术自由。王亚南还与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交流,此后潜心研究,在一部部论文和著作中,回复了李约瑟对他所提的学术问题。这些研究成为王亚南非常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

在武阳司,学生们还能感受到梅龚彬、李达、卓炯、罗湘林等理论家们在这里的经历。这里还是当时国内统一战线的萌芽之地,随后促成了多个民主党派的建立。

抗战时期,物价飞涨,当时的法学院学生开展物价调查,关注民生。如今,参与研学的学生们开展了“日用品零售价格调查”活动,感受当下的生活状况。

管埠:感受艺术高地里的激昂斗志

管埠是当年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的所在地,是构筑中国抗战的艺术高地。交响乐大师马思聪、《风云儿女》导演许幸之、抗战名曲作家黄友棣等大师们,用艺术当作抗日武器。马思聪在坪石担任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创作了《第一交响乐》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曲目;许幸之导演的《风云儿女》,鼓舞爱国斗志,宣传抗日救国,其主题歌就是今天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在这里,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们还聆听了一场意义特别的“坪石烽火抗战音乐会”,陶冶在独特的艺术气息氛围之中,感受到抗战烽火之艰难岁月中师生们斗志昂扬、顽强学习、砥砺前行的精神气质,从而表达了倍加珍惜当下美好生活的愿望。

推独轮车:驾驭“木牛流马”的快乐

研学活动不能只看,更要亲身体验。独轮车是古代“木牛流马”的传承。别看独轮车只有一个轮子,推起来并不轻松。行进、转弯、急停等,都需要有很强的技巧。

同学们以分组的形式,接力进行推独轮车比赛,展示团队合作的力量。你追我赶的独轮车竞赛,让研学活动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齐声合唱:风华少年高歌《少年》

一天的行程,同学们聆听了抗战烽火之艰难岁月中先师们的感人故事,领悟到师生们当年斗志昂扬、顽强学习、砥砺前行的精神气质,收获满满。

在结营仪式上,300多名学生齐声合唱一曲《少年》。在嘹亮的歌声中,大家表达出倍加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创造美好未来目标的愿望。

坪石独特的古驿道地理位置和教育历史文化积淀,使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课程带有很强的历史性、教育性和实践性。这里,未来将成为助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推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