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因为讲课有特色,又主攻古代诗词、散文等古典文学方向的,所以康震得以从书案之中,走到台前,成为众所周知的学术明星。

通过《百家讲坛》对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等文人的讲解,许多人喜欢上了这位儒雅风趣的年轻教授。后来又因为《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看到康震声情并茂的诗词解析,许多人为其才气所折服。

作诗引发质疑

在《中国诗词大会》某一季最后一期节目中,康震为勉励众选手,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七言绝句。不料,正是因为这二十八个字,让康震陷入无尽的嘲讽之中。诗为:

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竞芳菲。
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

这首七绝,不用多加评价,稍有鉴赏能力的朋友,都能看出好坏。平仄声韵什么的暂且不论,光看内容便是空洞无物,口号式的呼喊和引用。不少选手的诗词作品,都比这好上不少。

前后反差之下,让康震背上了一个“沽名钓誉”。当然,这首诗虽然影响了康震在部分诗词爱好者中的形象,却没有影响康震继续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当评委嘉宾。

解读古文引发质疑

不过,在另一期节目中,康震又因为引用一句古文,受到了不小质疑。这句古文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喜爱莲花,认为它从淤泥中生长,而不染淤泥,清纯高洁。这是作者以花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此后,这句古文,常被用来形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能够坚守高尚情操的人。

康震在讲解古代某一位文人的时候,夸赞说“出淤泥而不染”不算什么,“入淤泥而不染”才是真的高尚。

这句话初听感觉没什么问题,但稍微想下就知道是个笑话。

能够“出淤泥”,说明前提是进入了淤泥。入淤泥而不染,怎么能比已经入了,再出来而不染还要高尚。

而且,出淤泥而不染,是表达莲花出生的环境恶劣,这非它能选择的,可它依旧清净纯洁,足见气节。上升到人也是如此。

比如一个人从小生活在恶人堆中,这或许是他无法改变的环境,可是他选择坚守本心,做一个好人,这就是他的高尚品质。

“入淤泥”是本身在淤泥之外,却要入淤泥之中。但若是一个人能选择生活在健康正常的环境中,为何要“入淤泥”,难道是《无间道》?

所以,听到康震的讲解,许多观众表示质疑康震的文学功底。

解读《石壕吏》受抨击

近段时间,康震早年间解读《石壕吏》的观点,又被翻了出来。康震解析这首诗,称杜甫笔下捉人官吏,是在加班加点的工作,诗中的老妇“请从吏夜归”则是挺身而出报国的感人故事。

解诗、写诗、解古文,康震都翻了车,一波又一波的质疑,令康震受到不小的抨击。可“沽名钓誉”一词,康震背的冤吗?

对康震不必过分苛责

首先写诗差。

康震主要的学术研究方向是古代诗词、散文,以及古代文学。而且他的老师也是有名的古典文学专家、诗人霍松林。但就康震来说,他并未以“诗人”自居,也并未称自己有多么高的写诗造诣。

既然没有以诗“沽名”,那“钓誉”也无从谈起。再者,研究诗词,不一定就会写诗词。古代有名的诗词理论家,一般都没有什么有名的诗词传世。而有名的诗词大家,也未有多少会总结那么多的诗词理论。

只是许多观众误认为康震研究诗词、作为诗词节目的嘉宾,理所应当会写一首好诗。所以,康震诗写得差,只是不符合许多人的预期,这之间的反差,造成了许多人的愤懑。说到底,并不值得作为抨击康震的理由。

其次,康震解读“出淤泥而不染”错误。

这其实是常识性的问题,说起来,不应该是康震这种级别的学者应该犯的。如果说,对于古代文学了解的深彻的,是不会作出如此外行的解读。

当然,这或许是无心之失,毕竟古文用字比较精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若非功底深厚的学者,很难做到说、读古文如现代汉语一般纯熟。若要全面评判康震的文学功底,还得从他的学术论文入手,因为那是真正代表学者学术水平的。

最后,对《石壕吏》的解读。

这次解读,只能说“诗无达诂”。同样的诗,有人读出了悲,有人读出了喜,有人读出了爱情,有人读出了友情。

康震或许试图从另一种角度来解读《石壕吏》,只是这种解读,跟主流解析大相径庭,或许也与杜甫的本意相差甚远。

康震的作用在于弘扬传播诗词文化

其实,康震的学术水平,也就是一般文学院教授的水平,谈不上高山仰止,也不会错漏百出。只是他儒雅的外形、风趣的语言,适合在媒体前露脸,传播古典文化。事实上,康震的确让许多人喜欢上诗词。

既然康震老师并未以古典文学权威学者自居,也并未以诗人自居。对于他的定位,可以看作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若是有一些错漏,也不必揪着不放,过分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