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近期,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进行诱导性营销,发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侵犯其合法权益,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
《通知》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同时,组织各地部署开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检查和排查整改工作。

小额贷款公司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产品已经融入大众生活,比如支付宝的借呗和花呗产品、京东白条等。

借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很多借贷平台存在申请门槛低、准入条件简单、计息方式不规范以及非法催款等非常明显的问题,只需简单操作就能申请到一笔钱。

很多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在网购时,经常迷失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造成冲动消费或超前消费。

账单一出,免息分期一点,这就算迈出了借贷第一步。

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面借贷问题多数会越陷越深,更有甚者隐瞒家人以贷还贷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因无力偿还逾期造成不良征信问题,或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特别是近年来, “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一系列网贷事件时有发生,导致了很多家庭悲剧和社会矛盾。

2020年底央行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中显示,截止2020年9月30日,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共有7227家,从业人员数共有74456人,贷款余额为9020.26亿元。

一边是物欲横流的社会,一边是欲罢不能的借贷公司。要没点定力,真逃不过这明晃晃的诱惑。

从事多年背景信息核实工作的小编发现,很多求职者以及刚刚踏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存在征信问题。

原因有千万个,真相却只有一个:经不起诱惑。

很多人认为征信问题是私事,对找工作不会有影响。但近年来,由于个人债务问题与公司发生纠纷的案件屡见不鲜。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仔细核查求职者各方面的信息,规避雇佣风险。

尤其是金融行业对求职者的征信问题尤为关注。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与客户之间是以借贷、证券买卖等为核心的信用关系。如果从业人员的征信存在问题,那么企业声誉也会受到损害。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8〕9号)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开展从业人员行为的定期评估、建立长期监测和不定期排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招聘中评估其与业务相关的行为,并将从业人员行为的评估结果作为薪酬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所以各金融机构要求在员工在入职前提供征信报告,若求职者存在大额负债、信用卡套现、严重逾期等情形的会直接影响是否入职。

强制规范的背后,是千万个血的教训。

小编在此提醒广大求职者:借贷一时爽,还贷悔断肠。也提醒广大HR在招聘人才时,要注意这些潜在风险,底线千万不能松,可找第三方来助攻。

太和鼎信成立12年以来,积累了行业内百万级HR人脉数据库,内部独创的全球BCR背调模型在行业内沿用至今,在国内背景信息核实企业中位居前列,可以为企业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候选人背景信息核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