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在宋太祖朝时曾为宰相,在宋太宗统治时也曾两次为相。但是,赵普太宗早期却宿怨极深。

史料记载,赵普死后,太宗曾对近臣公开声明:“赵普一向与朕有不足,众人所知。”太宗也曾当面对赵普说:“朕几欲诛卿!

到底是何事让太宗如此介怀,几欲开杀戒?

据《丁晋公谈录》记载,太宗继位后不久,一天突然说了一句话:“倘若还是赵普在中书,朕也不得此位!”原来,赵普曾是太宗继位的阻碍,难怪太宗耿耿于怀。

既然如此,为何太宗会再度启用赵普为相呢?

太宗继位之初,赵普以同平章事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使相”,本对太宗没有任何威胁了,但是太宗对他宿恨未消,派与他有间隙的高保寅出任其所属支郡怀州的知州。

高保寅一上任就给赵普来了一个下马威,要求罢节镇领其支郡。赵普无奈,便请求入京参加太祖入陵仪式,太宗顺势罢了他使相之职。其后,赵普备受太宗的冷落与政敌、当时宰相卢多逊的逼压,备尝失去权势后的世态炎凉,甚至连身家性命都岌岌可危。

在这个关键时间,赵普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一个背叛自己过去政见的决定。

史料记载,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普向太宗上了一封密奏,说自己早年曾有奏札论及皇位继承事,还受太祖、杜太后(太祖与太宗之母)的顾命,写过一份金匮之盟,现在在宫中,希望太宗寻访。太宗果然找到了,喜出望外。

金匮之盟的内容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独传版”,杜太后病危之际,认为赵宋得天下是因为后周皇帝年幼,让太祖百年后传位给弟弟赵光义,就是后来的太宗;第二个是“三传版”,在太祖传位太宗的基础上,还有太宗百年后再传弟弟廷美,廷美百年后再回传给太祖之子德昭。

太宗当时在宫中找到的应该是“独传版”。太宗以“烛影斧声”继位,飞短流长、流言漫天,内心总不踏实。赵普所上的金匮之盟正好投其所好。

现在很多学者认为金匮之盟是伪造的,因为涉事的当事人太祖、杜太后都已经去世,赵普是以密奏的方式告知太宗此事,极大可能是他们两人联手做了手脚。

也有人说,金匮之盟并非伪造,本就存在。即使果真有此盟约,太宗继位之初赵普不告知,6年后才捅出此事,至少说明赵普本心是不愿意为太宗的不正常继位提供合法根据的。

因此,赵普密奏金匮之盟,是作为向太宗表示衷心,借以东山再起,恢复往昔权势的赌注。对太宗而言,赵普献来的橄榄枝,不仅能给自己获得的皇位镀上合法色彩,而且迫害廷美(在此以前,太祖的儿子德昭已被太宗逼迫自杀,德芳也不明不白地死去),传位自己子嗣,也需要赵普这样的开国元老的支持和谋划,两人一拍即合。

太宗立即召见赵普,当面致歉,还以今后皇位的继承问题试探赵普。赵普当然知道太宗的心思,回答了一句:“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太宗点头表示赞同。于是,次日赵普再登相位,且位兼侍中,这是宋初德高望重的宰相的加衔。

赵普出卖了灵魂,换来了相位,却没有获得太宗真正的信任。

赵普再次拜相,其权势、地位、作用与太祖时期都不可同日而语。太祖对赵普极为信任,他在相位独居长达十年,军国大事大多听其意见,甚至到后期他有点专断。

太宗曾经当着赵普与众人的面骂道:“我在藩邸时,常听说有朝臣强词利舌,陵替人物;或者遣使远方,规取财利。现在朝堂上还有这等事吗?”众人皆知,太宗是在含沙射影地骂赵普,赵普脸红默不作声。可见,太宗与赵普的间隙仍然存在,赵普的宰相做得并不滋润。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赵廷美“谋逆”案发,太宗表示从轻发落,只是罢官削职,送往房州安置,太宗传位于自己子嗣的绊脚石都被踢掉了。赵普的利用价值也就结束了,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赵普罢相出朝。

雍熙北伐,赵普向太宗上了很有洞见的《班师疏》,不久,北伐果然失败。朝野以为《班师疏》是致太平之策,赵普再次成为众望所归的宰相人选。雍熙四年(987年),赵普再次罢相。但是,太宗对他仍然不放心,时时当面敲打他“勿以位高自纵,勿以权势自骄。”

此时他已经67岁,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求富贵自保,5年后去世。

尽管赵普在太宗朝曾两次拜相,但是从始至终,君臣二人总是相互猜忌,心存芥蒂。赵普在政治上也没有什么建树,与太祖在建国前后那段叱咤风云的岁月,是不能相比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