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17日下午,在北京市的军管委员会军法处内,正在宣布一些人的审判结果:主要被告李安东和山口隆一涉嫌谋杀我国领导,策划暴动而被判处死刑,并在天桥刑场立即执行。而其他的从犯,虽然侥幸留了一命,也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10年等等不同的刑罚。

这些人之所以会被惩罚如此严厉,是因为他们参与一年前的一项特大案件:“炮击天安门”事件。这也被称为了“建国第一大案”。那么,被间谍秘密进行的破坏事件,是如何被我方人员得知的呢?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内幕呢?今天《启史》为您揭开谜题。

国庆前夕获密:特务要炮轰天安门!

1950年9月28日,距离新中国之后的第一次国庆节已经很近了。这天,主管反谍业务的杨奇清神色凝重地给周总理汇报了一件紧急事件:在刚刚截获的寄往日本东京的航空快件中,发现重要情报!

图1 炮击天安门案犯被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一封用日语写的信件,信件的内容则是:CIC总部(这是美国在日本东京的情报处):所购灭火机于10月1日发货,一切按照既定计划进行!而落款人是“山口隆一”。看似普通的信件,在便条上却画下了天安门草图,在天安门城楼的顶部做下标记,还写着:从日本买来的消防压水机能超过这个屋顶。

此外,信中还写了一段文字,说是每到重大日子,有名望的人就会在天安门城楼坡上检阅军队,甚至说消防压水机能够压到毛主席所站的位置!

图2 “十一”国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这是敌人的阴谋。周总理立即下令:迅速破案!而杨奇清也当即决定,侦查工作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一定要将这些嚣张的敌人消灭在“十一”之前。

限时破获建国第一大案

为了配合工作,公安部门还临时抽调了摩托车和吉普车来协助工作。在已经明确敌人的破坏手段和使用的武器之后,通过对距离的测算,就能将嫌疑范围大大缩小。警方人员对相关辖区内的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和突击搜查,将重点放在了东交民巷中的外国使馆区,这里因为存在很多未撤回本国的外国人,极有可能存在非法行为。

介于是秘密行动,为了不扰乱民心,这些警员们都是便服搜查。到了1950年10月1日凌晨,准别接受检阅的军队已经整装待发,而干警们仍旧在执行排查工作。

图3 绘制的草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他们来到一所“图书馆”门前的时候,受到了一名白俄老头的强烈阻拦,即使我方人员出示证件也还是蛮横的不让进去。这不就是心虚才不让接受检查的吗?我方人员立刻决定冲进去,在院内展开了地毯式搜查,果然,这一次收获颇丰!

在图书馆的二层,我方人员直接搜到了一门美式的迫击炮和六发炮弹。这收获让分局领导直呼“干得漂亮”!

这门迫击炮放在窗台旁边,被伪装成了一个特制的烟囱,而且炮口直面天安门,直线距离大约1、5公里,还在迫击炮的有效射程内!而炮弹也被精心地藏在了杂物中做伪装,在清理现场的时候还在席梦思床垫下发现了手枪,当清查完毕的时候,时间刚指向早上8点。而同谋山口隆一,则在进入国庆会场时,被便衣人员抓获了。

多重身份掩护的间谍秘密活动

其实,早在北京解放前,就有大量的特务和间谍秘密进京,然后用各种身份掩藏自己,潜伏下来伺机而动。在这次事件中,那件图书馆的馆长也就是意大利人李安东,他的真实身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驻华分支负责人,这一次,迫击炮和炮弹就是混在救济物资中,被运到了李安东的家的。

图4 李安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美国驻华使馆的包瑞德在离京前,曾和李安东秘密见面,并许诺只要这次计划成功,不仅能获得大量金钱,还能到欧美国家去自由的生活。

于是,在1950年1月起,李安东就开始策划这件事,他找到了日本的特务山口隆一一起商议这件事。山口隆一对完的身份则是东交民巷一家图书馆的编辑,其真实身份就是日本间谍。

两人经过商议之后,一拍即合,在李安东的计划中,是将三枚炮弹直击天安门城楼的中心,而每个炮弹的爆炸面积都有120平米左右,只要击中,城楼的人必然难以逃生!为了能够实现目标,还就地进行实地测量,绘成地图进行了精密计算,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谁都不许跑!

当特务们在精心准备的时候,哪知道他们已经暴露了,这要从包瑞德说起了。作为美国驻华人员,包瑞德一直处在我方人员的监视中,当发现他在北京城中频繁活动之后,我方人员就对嫌疑人员一一进行排查。很快,李安东、山口隆一、哲立、甘纳斯这四人就成为了重要嫌疑人,并对他们严密监控。

图5 阅兵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此,才能截获山口隆一发出的密电,让我方早做准备。在将山口隆一和李安东抓捕归案之后,原本还是咬死不认,当工作人员拿出他们画的草图时,才终于认清了事实。通过他们的招供,公安干警还顺藤摸瓜,抓到了一大批的潜伏人员,捣毁了他们在华的间谍网。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当初的这些间谍没有被抓获,毛主席是不是会暂停举办国庆大典呢?当周总理将“炮击天安门”这一事件告诉毛主席之后,毛主席大手一挥:都不准动,照样阅兵游行!在国庆当天,毛主席再次强调:如果真的遇到打跑,谁也不许跑!好在,“炮击天安门”事件最终完美落幕,击碎了敌人的险恶用心,

参考文献:《见证共和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