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然笔记呢?我现在才明白,就是用日记的方式记录大自然最真实的模样。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描绘自然界里给我们留下印象深刻的植物、动物、天气等等,探寻环境与生物的神奇关系,讲述在大自然中发生的难忘故事,写下一切值得回忆的奇妙感受和体会。
刚入手的《自然笔记》令我爱不释手,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甚至产生了随手记录些大自然事物的冲动。待到步入郊外或者公园之时,或许不再是闲逛,而是用心去观察那些花花草草、树木昆虫的生动。
回忆那些和大自然的相遇,翻阅一本自然笔记,去瞅瞅那些我们曾经视而不见的天地造物的神奇,你会发现生活的压抑和焦虑在逐渐地消逝,重拾平静喜悦的心情。
换个角度观察,世界是崭新的
一棵树上的秘密聚会。你是否遇见过卡在树皮的蚯蚓?蚯蚓当然不会爬树,兴许是从那只顽皮的乌鸫嘴里掉落挂在了树上挣脱不得,要知道他们可是天敌呢!
一棵树上可能隐藏着数十甚至上百种生物:蚯蚓、蜈蚣、蜗牛、蚂蚁、微型蘑菇、球鼠妇(鼻涕虫)、蛹、蛱蝶、指角蝇、长在树洞里的树菌……是不是难以想象呢?翻开这本自然笔记,你可以仔细去看它们长的什么模样。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建筑。譬如动物在树上筑巢是众所周知的,却鲜少有人去关注那些巢穴设计,如果你注意到了,便会发现:乌鸫鸟是自然的泥瓦匠,巢穴必然裹着泥巴加固;胡蜂是自然界的造纸工,纸片糊成的蜂巢层层包裹的线条流畅,仿若金钟罩,风雨不侵。
公园里的落叶没有金黄色的。夏天的落叶或许还带着鲜嫩绿意,秋天的落叶纤细而扭曲干枯,是渐变的色彩斑斓,红叶带黄,茶色的,褐色的,并非千篇一律的金色落叶。将这些意外的发现“搬”到你的字里行间,岂不是增光添彩?
换种生活幽默,结识有趣的邻居
若非住在高楼大厦,基本能拥有一片小小的院子,一方小池塘,几棵常青树,就像《自然笔记》作者那般同麻雀做邻居,看着它们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围观雏鸟们争食的场面。站在鸟巢里,尽可能地伸长了脖子、张大着嘴巴、发出最响亮的声音只为引起鸟妈妈的注意力,这才明白自然界有着最残酷的存活率,食物毕竟是有限的。
在夏季,无孔不入的台风狂笑着摇动着一切,窗外的树木仿佛被赋予柔软的腰肢,跳起狂热的舞蹈。玻璃窗户迫不得已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伏低做小;久旱之后的暴雨是受欢迎的,染上灰色尘埃的树木重新焕发喜人的绿意;冬日小雪妆扮着屋顶和树梢。
天气变换的模样,何尝不是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奇妙体验?放下心中突如其来的抱怨烦闷,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让这些自然的常客成为我们生命灵感的来源。
在大自然里玩耍,与家人为伴
当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汽车尾气,不妨在乡村田野里漫游一番。一块普通的青石板下并非只有土壤和水,可能有甲虫、蠕虫、刺猬、蝌蚪,就像是在河里摸鱼翻开的石缝里的小虾小螃蟹。心中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或许同所有的生物一样,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眷念着大自然,说与不说罢了。
在探访奇妙的自然之旅中或多或少会遭遇些“伤害”,随身携带“装备”是必要的。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去山里探险必备防虫喷雾,最好穿上长衣长袖长袜,避免虫子掉落在皮肤上而不自知;山间的泉水或许让你见猎心喜,最好不要直接喝,防止未知虫卵微生物进入体中,喜欢的话可以用水瓶装着回家烧开了喝。
奇遇大自然,与家人共同分享,不仅是开拓了眼界,同样也是一场温馨美好的体验。
后记
面对网上不时出现动物受到人类塑料垃圾危害的消息报道,扪心自问我们在心生同情之时,是否也有力所能及去做到垃圾分类和“减塑”呢?
爱上大自然的一切,进而萌生保护大自然的潜意识。@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文津图书奖博主芮东莉全新增订版的《自然笔记》带给我这样深刻的认知,也曾偶遇全国各地近年来兴起的大自然保护协会,他们深入丛林里解救那些落入猎人陷阱的鸟儿,打捞池塘里的垃圾和水草,保护湿地生态里的小精灵,举办各类生态知识讲座,为的不过是更多人的参与。
这本手绘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用生动诙谐俏皮的文字,勾勒数百种自然常见的生物科普。此外还细心备注如何探访自然,记录自然,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自然笔记,值得一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