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国家层面出台治理农村耕地“非粮化”和杜绝耕地“抛荒”的专项文件。而年后,传导到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将文件精神落实。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地方决心很大,耕地用来种树挖塘的,马上进行改正重新种粮。还传出一些将耕地开发成葡萄园的也要毁园种粮!而有的地方还在观望,甚至连耕地“抛荒”的也还在我行我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怎样才能保障农村耕地用来种粮杜绝抛荒,我认为,其实最终要解决的,仍然是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的问题!
为什么当前农村大量出现耕地“非粮化”,甚至还直接抛荒,归根结底还是耕地种粮没有效益!
种粮要保障农民有效益却绝非一个简单问题。首先,粮食市场价格保持在当前价格,既是国家物价总体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同时也是受国际市场影响,在同类品种国际市场相较国内还低的情况下,国内就不可能出现更高价格,否则进口和走私将更加冲击国内市场。
其次,按照由国家补贴农民的国际通行做法,我国虽然力度仍然远不及欧美国家,但是基于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和国力承受能力仍然有限的国情下,要完全靠国家补贴来保障农民种地有效益,同样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
但是,让农民种粮有效益绝对是提高其种地积极性,避免耕地非粮化或抛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起来,我的建议就是让我国农民普遍将种粮走向生态化,从而实现优质优价!
这需要有一整套相辅相成的配套措施。第一,确保国内农民种粮生态化,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农业技术的提升来追求更高的产量,但是绝不能为了追求产量而失去生态种植的本质,更不能丧失生态粮食产品的高品质和健康的追求。只有实现高品质的真正生态粮食产品,才能确保优质优价!
第二,建立国内粮食生态产品的消费诚信机制,要让市民有保障地消费到高品质生态粮食产品,不能出现鱼龙混杂,更不能出现假冒伪劣,要让国内高品质的生态健康粮食产品差异化于国际石化农业的粮食产品,从而培育出优质优价生态粮食产品的健康市场。
第三,在国际稳定和国家粮食储备充裕的情况下,国内的粮食生产可以只追求生态化,不必再追求产量。因为只要保障国内所有宜粮耕地都在生产生态粮食,即使单产大大降低,完全不能满足国人粮食口粮需求,因为有国家储备保障和进口弥补,则这种方式并不影响国家整体粮食安全!只要全国宜粮耕地都在生产生态粮食,如果将来遭遇世界贸易秩序破坏或战争等因素而出现供应缺口的情况下,那只要我们的工业体系完善,就立马可以将出口世界的石化农业农资如化肥、农药等再次投入粮食种植,从而可以再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从这点来说,粮食安全的威胁不是造成粮食单产急剧下降的生态种植方式,而是在种地没有效益的情况下,大量耕地“非粮化”,甚至“抛荒”!
初步设想,国内低端的粮食消费让世界低价粮食进口来提供,既能在我国工业品的出口保持强劲外汇增长的情况下找到外汇出路,让我们的对等贸易与更多国家建立紧密合作互惠关系;又能让国内高端的生态粮食产品实现差异化并优质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按当前国内外粮食普遍价格,以稻米为例,普通的在两元每市斤左右,而高端有机稻米有的已经突破十元!以亩产六百斤计算,一亩高端有机稻米的一季产值就能突破五千元!而传统石化农业一亩稻谷一季产值不会超过一千五!
可见,实现粮食生产生态化实现粮食优质优价是能够大大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的,在我国人民越来越追求健康并有相当一部分人有经济能力承受高价生态粮食产品的时候,是完全可以让国内的耕地全面实现生态种植,这其中所带来的环境安全和人们健康生活是有相当社会实践意义的。
只要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就避免了耕地非粮化或被抛荒,反而是长远保障粮食安全的做法。
欢迎不同意见留言讨论,感谢您阅读点赞、收藏转发,更多内容请关注“原生态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