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科举制度是由隋朝创立的,那隋朝之前呢?
周代以“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
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自1906年,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那科举考试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童生】
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秀才】
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童生,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
按照清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录取比例为400选1,所以历朝历代不乏有50、60岁的老童生,但秀才本身不能当官,相当于现在大学的讲师。
对于古人来说,没有路引不可能离开本县去外地,而秀才是可以的。
特权
1.见官不拜:在公堂之上不用下跪磕头
2.免除徭役:不用给公家干活,明清时期徭役都多是改成交钱
3.免交粮:拥有几亩薄田,不用给国家交税
4.受审不用刑:犯事了,县官不能一怒之下打你的板子,只能打手心,而且要老师或者学官才能打,除非犯下重大罪过,有知县禀告上级,革去秀才功名,才可受普通刑法。
【举人】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秀才,第一名称为解元,一种士人的身份,等级在“生员”之上。雅称为“孝廉”,俗称“老爷”。对入京师参与会试的举人雅称为“公车”。举人有时也被称为乡进士。
整个清朝两百六十年,总共产生了十五万名举人,平均一年不到六百个。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每年的在全中国参加工作的人里挑出混的最好的六百个人,即全中国有两千来个县,每三个县才能出一个的人才。
中举人,已经正式踏入了“官”的行列,通常当不了大官,但运气好也可以做一县之长,但对于百姓来说,已经属于“大老爷”的人物了。
因为在古代社会里,“官”与“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县太爷在普通百姓中拥有神一般的地位,古人讲“灭门知府,破家县令”,无论是百姓还是地方乡绅,县太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绝对的权威。
如果不幸没有做官,但可以免除数十人和若干亩的税和徭役等特权,所以很多人为了不担徭役而自愿卖身为奴、奉献田产。
【贡士】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员。
【进士】
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多入为翰林官。
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进士有多难考呢?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大概产生三百人左右的进士。进士和举人虽然只差一等,但差距是相当大的。进士的起点是举人的终点,进士上榜之后,最惨的待遇就是发配地方当县令,而举人如果退休的时候能够当上县令的话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一个进士就算再不行,一辈子进不了内阁,最次也能在地方上混个五品知府退休,相当于市委书记。而大部分的进士,十几年几十年官当下来,混个布政使(省长)平平常常,能力强一点的当个巡抚(省委书记)绰绰有余。如果进了中央的话,一辈子进士下来,混个三朝元老退休,追封个三公三孤或者太子太师少傅。
在古代中了进士,大概率注定了你这辈子的一定不孬,如果做的好的话(一甲或者二甲前几名),基本可以确定出阁拜相,位极人臣。
寒门出贵子,努力让自己不可替代,才是真正的社会立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