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行当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如今方一见,觉知言不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一组荣宝斋20世纪中期字画的收款单曝光,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古话说: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看到这个首款单,我们才知道古话果然所言不虚,几十年间,已经有字画涨了几亿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00元可买一件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山水轴,或一件王时敏山水卷;800元买一件沈周的设色山水卷;450元买一件陈道复牡丹图,八大山人花鸟轴也就600元等等。这些字画,可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师之作。

相比如今拍卖会上,动辄上千万上亿的天价字画,这简直是白菜价。

黄宾虹字画

一元一幅,半买半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宾虹《黄山汤口》 1955年

2017春拍,黄宾虹的精品《黄山汤口》以4772.5万元成交,创下黄宾虹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令人瞠目。

我们暂且不谈这幅画有多高的艺术价值,论名气,黄宾虹的名字常与齐白石并提,曾有“南黄北齐”之称。

可就是这么一个无人不晓的著名画家,当年的画作,却无人问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宾虹《新安江舟中作》

当年,有人认为他的画好得简直不得了,神乎其神,千古一人;有人说这是胡来嘛,这哪像会画画的人。这样两个极端的评价,让他的画作不像其他大师的一样畅销。

还有一个原因是收藏家嫌他画的脏,黑乎乎的,别说购买了,画送都送不出去。

有一次,黄宾虹在上海开画展,只有一个人买他的画,黄宾虹激动坏了,送了他一堆,这个人叫傅雷。在1951、1952年,黄宾虹的画才涨到一元钱一张。

如今,黄宾虹的画从1元涨到3亿元,价格暴涨了3亿倍,令人瞠目。

齐白石的画

一个月工资买两幅

2017年,齐白石画作《山水十二条屏》拍出9.3亿元,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最高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齐白石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他的作品更是代表了国画的巅峰时期,这是一位被冠以“大师”的人物。

可万万没想到,这位大师的画,也曾卖过地摊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

当年,北京王府井的和平画店,齐白石的画多半是竖轴,价位也就二、三十元一幅。一幅三平尺的竖轴牵牛花,叶子上加一只写意蚂蚱,标价是20元,算是当时店内比较贵的画了。

即便按这个价格,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就可以买两幅齐白石的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 虾

其实,当年很多大师的作品都卖过地摊价。

上世纪80年代初,天安门前的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外宾服务部”,吴作人的润格是一平尺5元钱,李可染8元,刘炳森6毛、8毛钱。

虽然不同时代货币的购买力不同,但六七十年代的几十元再值钱,也远远小于现在的几千万、几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荷花蜻蜓》 以690万成交

很多人也因此不免遗憾:当年为什么没有买个一张两张?

当然,那个年代那个背景下大部分人不一定有余钱,有余钱也不一定能想到购买字画,就算买字画,也不一定会完好保存,这也正是收藏的魅力。

马未都说收藏

谨慎、戒贪

古人云:乱世买黄金,盛世藏古董。如今,收藏市场愈发的火热了。

当年一幅画一块钱都卖不出去,当下却拍卖至上亿。

虽然如今的书画名人作品的价格已经不低,但还是有很多名人大鳄频频高价在拍场举牌,开始收藏一些自己能接受的书画艺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可染 《万山红遍》 1964年

40多年前,荣宝斋花80元把这幅《万山红遍》收入囊中,2015年以以1.84亿元成交

书画增值的魅力确实大,字画收藏有暴利,但同样也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马未都强调“收藏第一件事要戒贪,第二是谨慎。”

在他看来,收藏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买这个东西获得经济上的好处,那是你的运气,不应该是你的追求。”

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