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休闲度假时代来临,度假消费升级,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准住宿业态,民宿站在了旅游业创新升级发展的风口,获得“政策暖风”和“资本青睐”双重助力。

民宿由共享经济的兴起带动,指的是由个人业主、房源承租者或商业机构利用空闲房间,提供旅客的住宿。从定义上来看,民宿和个人业主的短租业务有重叠的部分,但是从两者定位上来说,民宿更多面向旅游需求,因此也更注重地方特色的打造和舒适氛围的营造,是短租房的升级版。游客可以在民宿中体验当地生活,与当地居民交流,感受人文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宿+康养”特色小镇的开发路径

(一)康养特色小镇的资源导入

景区或景区周边有宗教文化基础,适合作宗教文化型康养小镇开发;有长寿文化基础,倡导食养、药养等健康养生,适合作长寿文化康养小镇开发;有温泉这一核心资源,适合作温泉型康养小镇开发。
(二)无特色资源,进行特色植入

对于无明显特色资源的小镇,要进入康养小镇开发,必须进行特色植入。这类型一般仅适合长寿文化型、生态养生型,医养结合型或养老小镇型开发。例如,生态养生型要求小镇有较好的环境基础,后期要改善和维护小镇生态环境,同时培育和引导养生养老产业进驻,发展养生产业,进行生态养生型开发;医养结合型需导入医药产业,形成医药种植产业链或形成医药产业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强化健康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

小镇确定开发类型,就必须强化健康养生养老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以健康养生、休闲养老度假等健康产业为核心,进行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开发。
(四)小镇整体的运营管理

立足于小镇自身特点,以市场化开发为主导,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招商及运营模式等,形成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流程,推进健康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实现小镇的经济效益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载不动的乡愁与逃不脱的城市。记忆中的小桥、人家、炊烟、篱笆,已渐行渐远!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避雾霾、避酷暑、避忙碌成为度假新需求。乡村田园环境,成为康养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