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发,是决定电影票房高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些决定着观众会不会进电影院,愿不愿意掏腰包买单。
久而久之,有部分投资方开始舍本逐末,剑走偏锋,开始不注重剧本本身而去过度强调宣传,从而导致“诈骗式”宣传层出不穷,五花八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无中生有”代表作《日不落酒店》
电影是一部电影了,档期换了一次又一次,但是随着沈腾这几年越来越火,电影投资方显然觉得自己抓住了一块金字招牌,得狠狠捞一波钱。
于是作为“特别演出”的沈腾占据着宣传海报的C位,宣传语也是充满了诱导性,意思在影片中沈腾会出现,有彩蛋。
于是乎,无数观众、沈腾的粉丝兴高采烈地冲着沈腾去买票,进电影院,贡献票房。谁知道,影片从头到尾也没有看到沈腾出场。
原来所谓的神秘方式出场,就是沈腾的人形立牌出演了完整电影,一句台词没有,没有真人,是真真正正的纸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借同行名”义型代表作《下一任:前任》
《下一任:前任》是一部台湾导演拍摄好了,压了好几年的电影,原名本来叫做《时间差》。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部电影一直未能上映。
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内地的《前任》系列突然成了票房黑马,一下子火了。把一群年轻人看的哭的稀里哗啦的。
于是乎,这位导演想学诸葛孔明借东风,把《时间差》改名《下一任:前任》在院线上映。
蹭同行热度,借同行名义圈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后语:
如果有股票老师来带你投资电影,那么一定是有目的的,投资股票是假,投资电影才是真正的目的,但是老师为什么要带你投资电影?
因为他们也知道,这部电影,质量不行,怕扛不住风险,怕会破产,所以,就请那些“股票专家”,带着你们投资电影。
只是为了让你们来一起扛风险,并且,电影投资有没有存在高溢价,有没有虚增成本,这些东西你都是不知道的。
如果真有这么好的机会,哪会请人来拉投资,早就自己投了。
天上的馅饼不会有,只有地面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