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往昔

风雨70载

积淀绵长

一起倾听时光的回响

这里有

少年的憧憬

青春的记忆

拼搏的汗水

收获的快乐

成长的足迹

代代一中人将时光镌刻在这里

跟着新中国成立的步伐,70载的沧桑砥砺,有着艰辛和不安,亦有改革和发展,也有代代一中人坚守、奉献的精神信念。

建校伊始,面对重重困难,办学条件艰苦,师生艰苦奋斗,同甘共苦,克服困难,创造办学奇迹。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于天灾人祸,生活更为艰难。为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学校组织生产自救,千方百计抓生活。

当年的校友忘不了那用地瓜干、野菜制作的黑馍馍,大家乐观地为之起了个雅号叫“铅球”,这是同学数年间用来充饥果腹的主食;学校农场生产的白菜、萝卜,是主要的蔬菜;自己动手用地瓜制作的粉条,则是改善生活的佳肴。

虽然那时生活很苦,但师生员工雄心犹在,紧紧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同甘共苦度荒年;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员工苦干,硬是把教育教学质量搞了上去,进入了全区的前列,多次列席省重点中学会议,并进入省重点中学序列。

1959年进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师生吃粮定量,主食不足瓜菜代。学校及时加强形势教育,领导干部、中青年教师与学生“三同”,即同吃、同劳动、同甘苦,共同渡过难关

学生轮流手工抟制水泥球坯子

校地种植的萝卜大丰收

师生刨运地瓜,自己动手制作粉条,那时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师生情绪高昂

炊事班张立芳研制了切菜机,省力省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好评,被学校评为炊具革新能手

课前三分钟,教师候课,学校领导入班巡查

勤俭节约储菜备荒,老师下课后将蔬菜晒干,确保冬天有足够的蔬菜

劳动后的野餐,学校定期给师生发康复饼、开小灶以增加营养

师生在校地种植玉米,1960年,根据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压缩整顿非农业人口口粮定量和多项事业用粮的指示》,教师每月供应粮由31斤压缩为28斤,学生由36斤压缩到32斤。11月10日,供应粮标准继续降低,教师降到每月27斤,学生降到每月29斤。为弥补口粮不足,师生在校地种植玉米

20个教学班的班长带头深翻深刨,拉犁子拉耙,在学校植物园种小麦高产田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小麦后期管理

黄瓜、西红柿丰收,同学们将成熟落地的鲜果一颗颗捡起送交教导处

为保证师生四季蔬菜供应,学校建大棚,想方设法解决粮食短缺、营养不良的问题

学生得知董学田老师患胃病住院手术,争先恐后踊跃献血

校门前依依的垂柳,大门里成行的翠柏,广阔平坦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生机勃勃的菜园,都见证了师生们劳动建校的业绩

单县一中初三二班部分同学和班主任董学田老师的合影

恰同学少年,高中二级二班学生刘庆武、吕克十年校庆留念

在艰苦奋斗的岁月里

校园的各个角落

都有师生奋斗的足迹

展现了一中人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奉献

特别能钻研的

时代精神

编辑: 王文婷

校对: 郭建强

审核: 赵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