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原始社会仰仗日月星辰照明,若遇阴雨,在茫茫长夜中摸索,其艰难险恶可想而知。自从“燧人氏”钻木取火,方使人类免受黑暗及寒冷之苦。人们最初用松树枝点火照明,此后逐步改用动植物油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吕梁山一带晚上照明用油灯。农村人家,户户备有灯树,大部分系木制,备一块边长6寸左右、高2寸的正方形木块为底座,上面正中开口,口内插一长约1.5尺的木杆。杆的上端安边长2寸厚1.5寸上面开圆形坑的“灯碗”,灯碗内置半圆形瓷灯盏,盏正中开一拇指粗注油口,前后边沿各开一高梁粒般大小的小口,与注油口连成一条直线,为灯芯口。灯芯用棉花搓成,称“捻子”。当时离石县境内北川的方山、马坊,小东川的信义、千年,大东川的四浩、吴城,王老婆山的成家庄、刘家山地气凉,均为胡麻、芥子、小麻子种植与集散地。当地开有油坊,有的秋冬开轧,有的全年榨油。这些地方榨的油,炒食芳香,炸油糕、面食色泽焦黄不起沫;点灯照明,发光清亮无异味。王老婆山下黄河沿岸以及清河沿川一带地气热,不宜种植上述油料作物,只能种蓖麻,当地俗称大麻子。大麻籽榨的油是高级润滑油。20世纪50年代以前,北方农村是自给自足经济,老百姓种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大部分农民很少称用胡麻油,也不出卖大麻籽。收秋以后,家家用大麻籽自家“出油”。大麻籽油炸糕味苦起沫,食用不香,所以大部分用来点灯照明。
农村中富裕人家及小城小镇也用瓷灯树、铁灯树、铜灯台,点灯用麻油。逢年过节也买蜡烛,这就比较奢侈了。村里唱神戏,戏台两边的木柱上以麻绳各绑一把铜或铁笊篱,笊篱内置一瓷碗,内注麻油,每碗内各安三四根拇指粗细灯捻。戏一开,唱戏的出了台,模模糊糊连面庞都看不清晰。因此,演员们只好拼命地往脸上涂油彩。
取代植物油照明的是美国煤油。煤油点灯虽然有臭味,但因其价格低,人们也就慢慢地用开了。用上煤油后,城里镇上的商户有的也用罩子灯、马灯。罩子用玻璃制造,可以避风,灯捻可用手拧来调节灯芯的大小,这是初步的工业文明。20世纪50年代初,机关厂矿学校大部分改用罩子灯,但广大农村还在煤油灯时代,少数偏远山庄,人们照旧用麻油灯。这时候戏台上出现了“汽灯”,算是进一步的工业文明。汽灯纱罩分10支光、20支光、30支光等不同型号,稍后就挂到了大一些的高级小学晚自习教室里。一间坐50人左右的教室,原来点十几盏罩子灯,上一夜自习,次日天明起来,同学们吸进灯烟,鼻涕都变成黑的,现在用一盏汽灯就可以代替,既省油,灯少冒烟少,又卫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1948年,解放战争被推向高潮,锄沟镇的广济寺内驻入了晋绥兵工第八厂。区公所为了改善工人照明,加速生产,支援解放战争,经向晋绥行署请示,调来5千瓦小型发电机一台,利用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战利品汽车引擎带动发电机,于是吕梁山上第一盏电灯放出了闪亮的光芒,附近群众惊奇不止,争相观看。
1950年3月,中共柳林街支部书记梁凤飞、柳林街长刘恩义在柳林商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条件推动下,顺应广大民众物质文明的需求,开始筹划柳林三镇的电灯照明。经过上下奔走,左右疏通,得到区委资助小米154.625石,银行支援小米62.166石,本街群众筹集小米102.29石,总计319.081石小米。因粮食运输困难,折款转购棉花,发往当时的北方工业城市天津,购回10千瓦小型发电机一台,内燃机一台。并从太原专门请来电工师傅安装。因发电机内燃机不配套,发电电压低,灯光暗淡不正常。复由工业社派人去天津购回30千瓦发电机一台,利用晋绥兵工八厂留在锄沟广济寺的大道吉汽车引擎加以大修后发电。于是柳林三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有了用电灯照明的历史,这在当时的吕梁山上是首屈一指的物质文明。上述自己发电照明一直维持到1952年6月。 此后,柳林下街曾于1958年兴办75千瓦小水电站1处,发电时间很不稳定。
1958年,因大炼钢铁的需要,位居薛家湾的柳林铁厂曾建发电厂,安装84千瓦发电机,由15马力蒸汽机带动,年发电10万度。于1959年正式投产使用。配备配电变压器3台计180千伏安以及10千瓦线路8公里,除解决铁厂用电外,还供矾水沟煤矿生产用电以及柳林街居民照明。
1964年,离石发电厂在柳林设立供电所,新增10千伏线路29.5公里,1965年延伸到大庄煤矿,年用电量26万度,一直持续到1971年。 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经济受到战争推残,柳林当时只是离石县辖下的一个小小市镇,却能在左邻右舍都用煤油灯照明的时代,较早地用上电灯,足见柳林经济在全县范围内所占的地位,这实在是柳林居民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节选自:刘廷奎所著的《柳林三镇溯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