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母亲河之一,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用它滋润的肥沃土地养育了数亿百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可黄河在历史上所带来的严重水患,也对流域内的百姓造成了严重影响。据历史文献记载,解放以前黄河累计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因严重泛滥造成改道就有26次。因此古语有云: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
明成祖永乐八年(1410年),黄河原河堤发生大决口,使得古都开封被洪水淹没,根据统计有1.4万人遇难,7500余亩农田被毁;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9月30日,河南郑州下汛十堡发生严重决口,造成豫东、皖北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难。根据推断本次灾害至少造成了200万人遇难(有数字显示为93万),豫、皖、苏“三省地面约二三十州县尽在洪流巨浸之中”,事后治理决口的费用就有1200万两,占当时政府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为了解决黄河严重的泛滥问题,从古至今无数能工巧匠都发挥出自己的智慧,与泛滥的“黄龙”来斗智斗法:神话历史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黄河水患;东汉王景修高黄河堤坝,并对分洪道进行修整;元代的贾鲁治对黄河疏通和堵塞并举,通过让黄河改道的方式治理水患。
在一众治水的古人当中,非要选择一个最为出名的,那么还得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水利学家潘季驯(下图)。他所提出的“束水冲沙法”,此后一直都是不少治黄专家所采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筑建堤坝积累黄河水,利用水的冲力,将河道深度掏深,人为地加快下泄速度。
而面对黄河的丰水枯水期时,潘季驯又提出了“双重堤坝”方法:原本在河道两岸修建了一种“偻堤”,目的是把河道变窄,将河流束缚起来冲深河床;为防止在丰水期时造成漫堤,潘季驯派人在“偻堤”两三公里外修建新的堤坝,一旦黄河水位上涨时,新建的堤坝可以阻止洪水的进一步侵袭,为沿岸百姓提供“双保险”。经过潘季驯不间断的努力,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泛滥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不过潘季驯的治理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洪涝问题,加之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使得下游淤积十分严重;加之清代开始大量“引黄济运”,造成黄河水流速下降,使得下游河道的淤积更加严重,因而还是发生了多次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下游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解放后,政府开始大力整治黄河泛滥,兴建了许多的防洪和固洪建筑。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库修建成功,虽然对黄河治沙起到了一定效果,但由于设计失误,该水库上游的水利安全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为解决此问题,政府此后又陆续在下游修建了陆浑、故县等中小型水库,用于控制上游来水;1997年10月28日,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截流工程顺利完工,该工程与之前一系列建造完的水库一起运作,共同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作用。
黄河枯水期时,利用水库进行蓄水放水,人为制造小型洪峰,之后使用小浪底水库进行开闸放水,制造一种含沙量比原黄河含沙量还大的人为洪峰,这种方法不仅不会造成泥沙沉积,反之会加快河底的冲刷速度,加深黄河主航道的深度,还可以扩大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面积,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调动截流和人为冲刷外,水利部门还在干堤上搞淤背工程,用沙包在大堤背面做围堰,然后抽黄河水进行泥沙加固,厚度达到干堤厚度即可。与此同时,抢险工程能力、气象分析能力和洪水预报能力的提升,也都为治理黄河泛滥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半个多世纪多方面的努力,黄河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构建了科学的防洪工程体系,加上沿河军民的严密防守,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也保证了黄淮海大平原的防洪生态安全。曾经提到的“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彻底被封存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肆虐的洪涝灾难再也没有发生,黄河沿岸的百姓终于摆脱了三天两头的恐惧感,迎来了真正幸福、祥和的生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