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孩子,打个招呼都不敢,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这位家长也许你的孩子是因为心理自卑。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Matt,提倡体验式家庭教育,倡导科学育儿、理性育儿

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揭下孩子自卑的标签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指的是,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

这是心理学上的专业解释,换成大白话就是,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如别人,特别没自信,从而逐渐形成自卑的心理。

Matt老师经常收到一些留言,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自卑,希望找到方法解决。

孩子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去分析,但家长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一个孩子已经形成了自卑的心态,那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来去判断、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自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表现。

第一、过度害羞:

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词过度,孩子在到陌生人都会有一些害羞,这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躲在家长的背后,紧紧地抓着父母的衣服,无论父母怎么叫都躲着不出来,好像很害怕的样子,那么,这个程度就是过度。

第二、过度敏感:

同样是过度,比如孩子经常会因为父母的一点批评或者自己不喜欢听的话就大发雷霆,弄得家长总是小心翼翼的,这样的孩子就是过度敏感。

第三、隐藏自己:

哪怕是自己的会唱的歌、会跳的舞、会的知识,也不会表现出来,因为孩子怕,怕做不好、怕被别人笑话、怕挫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追求表扬:

和隐藏自己相反的就是过度追求表扬,这样的孩子内心很脆弱,非常希望得到认可,尤其是父母的肯定,可一旦没能达到目标,就会气愤、愤怒,发火。

第五、自我否定:

过于自卑的孩子总会说,我不行、我不会、我不敢,我很笨,这不是自嘲,而是自我否定的表现,而这种负面暗示也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如果家长通过观察,发现孩子有上述的表现,那么接下来就该帮助孩子揭下自卑的标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变孩子自卑的心理,Matt老师总结出“两个改变一个推动”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家长。

两个改变是心理改变、行动改变,一个推动是父母的推动力。具体来讲是这样。

首先,心理改变。

自卑的孩子从内心来讲是羞涩的,是缺乏自信的,所以,要重新树立自信,阅读是一个好方法。

Matt老师多次提到阅读的重要性,希望各位家长要重视,让孩子大量去看书,无论年龄大小,帮助孩子从书里获得知识、道理,逐渐从心理实现自我认识。

其次,行动改变。

行动的目的依然是重新树立自信,而最好的行动就是体育运动,通过大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建立自信,还能提升意志力。

跑步、跳绳、游泳这些有氧运动都可以,身体带动心理,这能够快速改变自我。

最后,父母的推动力。

孩子自卑产生的原因大多来自父母和家庭,所以,父母的改变才是孩子改变的核心推动力。

如何改变,就一条,降低要求、给予肯定。孩子需要来自家长的认可与肯定,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如果连最亲近的人都不认可自己,那孩子能不自卑吗?所以,每天给孩子一句表扬、一个拥抱、一次击掌,相信Matt老师,孩子一定会恢复自信。

自卑的心理如果不能及早改变,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必然会影响孩子长大的工作、事业、婚姻与家庭,所以,父母更要早发现早改变。

我是Matt老师,感谢大家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