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宣传部主办,微游枣庄承办,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百人之

杨广立

1919年1月出生于柴胡店镇一个贫苦家庭里 ,兄弟4人,他为长兄。因家境贫寒,他9岁才得以进本村贫民小学学习。杨广立不但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更是一位驰骋沙场的战将。他先后参加了津浦、徐州、宿北、鲁南、泰安、孟良崮、开封、济南、淮海、浙江以及进军浙东、解放舟山群岛等重大战役。在历次作战中,他先后4次负伤,多次立功。1969年8月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5年至1977年任江苏省委书记。1997年逝世。

铁道大队第三任政委杨广立(右)、副大队长王志胜和少先队员在一起

懋榛私立小学旧址

1936年春杨广立考入滕县五所楼懋榛私立小学,这所小学是由同盟会会员, 国民党山东省议员李天倪捐资创办的,在这里担任教师的很多是进步人士及中共地下党员,杨广立在学校学习期间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成绩名列前茅,受到同学称赞和老师的关注。

学校里有两位老师张学周和李淑铭,都是在党组织遭到破坏后,以教书作掩护隐蔽下来的中共地下党员,在张学周、李淑铭的教育引导下,杨广立思想很快觉醒,积极参加进步活动,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并于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天,杨广立担任党小组长,负责秘密交通联络,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从此走上了漫长的革命生涯。

七七事变发生后,不愿做亡国奴的杨广立和滕县其他党员一道,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武装民众全面抗战”的号召,踊跃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1938年1月,正值寒冬时节,共产党员王见新、李乐平等在滕东善堌村创办滕县农民抗日训练班,加紧培训抗日骨干。杨广立作为县内为数不多的党员骨干,带领一个小组到家乡一带借枪、筹粮、招募学员,仅在柴胡店村就借到长短枪3支、发动学员7人,他本人也参加了第三期训练班学习,接受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

3月18日滕县城失守后,在训练班的基础上,拉起了一支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武装——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同年5月,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编入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在鲁南山区一带开展抗日斗争。1939年秋,八路军115师来到鲁南,义勇总队改编为115师苏鲁支队(后改为教导二旅五团),杨广立任二营教导员,率部参加了白彦战斗、天宝山讨逆、小埠子战斗等,受到师首长嘉奖,并被评为模范干部。

1942年4月,日军疯狂地对鲁南进行清剿、“扫荡”后,鲁南铁道大队的活动基地微山岛被敌人占领。以前建立起来的交通线、情报网遭到敌人的破坏,鲁南抗日斗争形势处于艰苦阶段。

为尽快恢复交通线,鲁南军区决定,将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几支人民抗日武装组织起来,统一领导,统一指挥。1942年底,鲁南独立支队正式建立。鲁南铁道大队编为二大队,杨广立是1943年5月调鲁南独立支队任副政委兼二大队政委。成为铁道游击队的第三任政委。由于这支队伍长期在敌占区坚持游击战,各分队多是分散活动,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与正规部队有较大差距,存在纪律松懈、山头主义等突出问题。政委杨广立与大队长刘金山及其他领导一起,研究制订了一系列加强纪律性和反对山头主义的有效措施,注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严格队伍日常管理,使部队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快速提升。

1995年,杨广立(前排右二)参加“铁道游击队纪念碑”揭牌仪式

鲁南铁道大队除执行战斗任务外,铁道大队还担负着打通和保护华中、山东通往延安战略交通线的重大任务,先后护送刘少奇、陈毅、朱瑞、萧华、陈光等部队首长及大批抗日干部穿越敌占区和跨过津浦铁路。

1943年11月,新四军军长陈毅启程前往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八路军鲁南军区接到护送陈毅的任务后,立即通知独立支队副政委兼铁道大队政委杨广立。

杨广立立即找到大队长刘金山、副大队长王志胜等研究护送方案。经研究决定,由刘金山带一个短枪班提前到运河支队驻地接洽,并随运河支队护送队一同返回。运河支队与铁道大队交接点在峄县、滕县交界的西界沟;跨越津浦铁路的地点选在姬庄西侧。

由于护送方案周密细致,陈毅在运河支队护送小分队与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率领的短枪班护送下,顺利的抵达沙沟姬庄附近,杨广立率领部分战士前来接应后陈毅通过封锁沟后大步跨过铁路向微山湖方向走去。

杨广立陪同陈毅军长在微山湖里的大船上过夜,刘金山大队长带领短枪队在岸上警戒。陈毅在微山湖上安然度过了3个昼夜,陈毅听取了杨广立同志的情况汇报,对铁道大队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了“坚持对敌斗争,确保交通安全,加强部队建设”的指示要求。

这次护送任务完成后不久,杨广立离开了铁道大队。但是铁道大队能够成长为一支震惊中外的“飞虎队”,与杨广立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分不开的。

杨广立(左二)与团领导在淮海战役中研究作战方案

资料来源:《滕州籍开国少将——杨广立》

《“政委李正”,其实真实的是这几位…》

2005年版《中国共产党枣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