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谋士,最好的历史评价或许是算无遗策。但是只是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需要有人听从自己的意见。否则即便是算无遗策,没有人听也是没有用,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曹魏就有这样一个谋士,他几乎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但是他的意见总是被忽略、被抛弃。最后甚至破罐子破摔,愤恨而死。这个人物就是刘晔。

刘晔是淮南人。在汉末三国的乱世当中,淮南是一个比较乱套的地方。在当地有很多游侠豪强,其中有一支比较强大的叫做郑宝,手底下有不少人。郑宝本来想逼迫刘晔为自己服务,让刘晔驱赶百姓渡江。刘晔不愿意这么做,设下一个“鸿门宴”刺杀郑宝,然后收编了郑宝的部曲。

刘晔有勇略,有智谋,但是没有野心。他其实和刘备一样,也是汉室宗亲,但是并没有逐鹿中原的想法,反而尽量避免自己太“强盛”。所以刘晔就将接收的所有军队就交给庐江太守刘勋。这个刘勋在汉末群雄争霸的时候有过昙花一现的表现,他原本是袁术的部下。袁术失败之后,很多袁术的部曲都投靠了刘勋,还有一些本来打算投靠孙策的部曲被刘勋截胡。所以刘勋一度很强盛。

刘晔不打算自己混成一方军阀,但是辅佐刘勋的心思还是有的。刘勋当时的实力很强,让孙策很是忌惮。另外两个人也有旧怨。本来袁术答应让孙策做庐江太守的,但是最后还是给了刘勋。孙策就想消灭刘勋,但刘勋毕竟是比较强大。于是他想出一条调虎离山之计,就是假装向刘勋示弱求好,诱使刘勋去进攻海昬上缭。刘晔识破孙策的计谋,劝说刘勋不要中计,但是刘勋没听,果然被孙策击败。

刘勋的老家庐江被孙策、周瑜攻克,自己也受到孙策的追击,于是投奔了曹操。刘晔也加入曹操集团。曹操对刘晔还是比较重视的,也听从刘晔的一些建议,但可惜的是还是做不到完全相信。比如在东汉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的时候,曹操击败张鲁攻取汉中。这正是趁势进攻巴蜀,驱逐刘备集团的好机会。刘晔就力劝曹操继续挥兵南下。司马懿和刘晔是一个态度。结果曹操却放弃这个机会:“既得陇,复望蜀耶?”导致的结果就是刘备集团得以发展强盛起来,在四年之后就夺取了汉中之地。

后来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在曹丕一朝当中,刘晔的意见更是不被认可。刘备集团的将领孟达投降曹魏,曹丕对孟达非常欣赏,以孟达为新城太守,这个位置可以说是曹魏与蜀汉、东吴的枢纽。刘晔认为孟达内怀二心,劝说曹丕提防孟达。曹丕没有听从。后来孟达果然暗中投靠诸葛亮,不过这是在魏明帝曹叡时期。

当时孙权刚刚夺取荆州,为了避免双线作战,只好向曹魏称臣求和,刘晔认为孙权这完全是权宜之计,曹魏可以趁这个机会攻打东吴,但是曹丕没有听从;等到“夷陵之战”结束之后,蜀汉的压力骤然减退,孙权对曹魏就没有那么尊敬了。曹丕打算发兵攻打东吴,刘晔认为这个时候再进攻东吴很难成功,曹丕还是不听,发动三路大军伐吴,结果和刘晔预料的一样,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曹丕没当几年皇帝就病死了,曹叡成为曹魏第二任皇帝。当时在辽东有一支势力,是从东汉末年就一直存在的公孙氏。虽然名义上臣服东汉或者曹魏,但是拥有相当独立的环境。在辽东公孙氏内部发生一场政变,公孙渊夺取了叔父公孙恭的位置,将公孙恭囚禁起来。刘晔认为公孙渊日后必反,不如趁这个动荡时期攻灭公孙渊。曹叡没有采纳,结果后来公孙渊果然自称燕王反叛,被司马懿消灭。

自己的建议怎么都不被采纳,从刘勋到曹操到曹丕、曹叡,错失了那么多机会,大概刘晔也是变得心灰意冷。后期的刘晔不再是一个算无遗策的智计之士,反而成为看人下菜碟的圆滑之人。有一次曹叡打算进攻蜀汉,曹魏群臣都认为不可以。刘晔和曹叡商量的时候说可以,和群臣商量就说不可以。

有一次曹叡和一个叫做杨暨的人商量事情,杨暨坚决反对伐蜀。曹叡对杨暨说:“你是书生,怎么会知道战争之事呢?”杨暨说自己确实不懂,但是刘晔这个“先帝谋臣”也是这么说的。于是乎刘晔这种作风就露馅了。曹叡开始对刘晔疏远,将其出为大鸿胪,刘晔最后也在抑郁中死去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