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东北后,几乎是全方位碾压日本关东军。据苏联参谋部的报告,对日作战他们俘虏59万多日军,除了9万多伤残无劳动能力被交还给中国外,苏联带走了其余50万战俘。为什么苏联要带走他们,等待这些战俘的命运是什么?今天,古今人物评比就来说说这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被苏军俘虏的日军

根据苏联的记录,大部分日本战俘都被安置在西伯利亚。苏联选择在这个地方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西伯利亚属于苏联远东地区,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中国、蒙古为邻,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其中雅库特地区的绝对低温为零下70度,因而西伯利亚也被称人间地狱。苏联人想在这里修铁路。不过二战爆发后,苏联的资源投放重头是西线,所以这条铁路的修建也一直修修停停。到了二战胜利,苏联终于腾出手来建设这条备用线。但是这里条件艰苦,没有人愿意来。而苏联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现在这些战俘就相当于免费的劳动力,所以苏联人就驱赶这些战俘来修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缴获的日军头盔

苏军元帅朱可夫曾对艾森豪威尔说过一句名言,像日本这样的民族,你如何能保证他们以后不再发动战争?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从肉体上感受到疼痛。从进入运输车皮后,战俘们就注定要踏上一条绝望之路。苏军用运送牲畜的车来运送战俘。由于没有厕所,很多战俘不得不挖个洞在大家注视之下方便,甚至在自己的鞋里方便。在食物配给方面,苏联给战俘吃的大部分都是纤维素面包,甚至没粮食。因为苏联在二战里也蒙受了巨大损失,几千万苏联人自己都在挨饿。日本战俘杉木武男回忆,进入苏联的第一年冬天,没有可以防寒的衣服,没有靴子,穿的是胶底的短布袜,也没有军用靴、把毛布的碎片缠在脚趾头上在煤矿里来回走,右脚的大拇指已经冻伤了。虽然苏联派了医疗兵来帮助这些战俘,可人手不足,况且人力岂可抵抗自然的摧残。很多人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疾,手指冻残废的不仅常见,而且还算是轻的。很多战俘都面临着截肢。第一个冬季就夺走了大批日本战俘的生命。根据官方统计的数据,总共冻死5万多名战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正在劳动的日军战俘

战俘们白天要经过12个小时的重体力劳动,夜里几十名战俘挤在集中营里一个四面透风的工棚内,因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在零下40多度的寒夜过后,他们每天清晨都会拖出几具冻僵的尸体。在西伯利亚那个永久冻土地带,想要挖个坑把战友埋了,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入土为安已经成了奢望,最后只能将其尸体弃之荒野,成为野狗饿狼的美餐。回国遥遥无期,在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下,很多战俘绝望自杀。这些战俘对苏联的经济有很大贡献。据推算,1946年苏联的GDP的百分之零点七都是战俘产生的。不过,由于受到国际舆论的压力,苏联不得不遵守波茨坦公告,陆陆续续释放日本战俘回国。直到1956年,才把所有战俘释放完毕。大约有10万以上的战俘死在了西伯利亚荒原的艰苦折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从西伯利亚活着返回日本的战俘

这些人回国后,并没有受到优待。日本政府不承认他们是退伍军人。没有劳动营那几年的工作记录,很多战俘拿不到养老金。晚年生活很悲惨。这些曾经在中国作威作福的日军,也饱尝了被人欺辱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