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位名片
渔桥村地处前锋区桂兴镇偏远山区,土地贫瘠,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42亩、林地和非耕地面积1692亩,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279户、996人。曾有建档立卡户贫困户30户、71人。
数说变化
2018年,渔桥村规划20个项目共计投资293.7万元,其中解决住房安全问题16户,“五改三建”59户,建设产业便道2.14公里、入户便民路2.3公里,修建鸡舍43个等。渔桥村于2018年底退出贫困村序列。
“现在是青脆李挂果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管护好,才能既提高产量,又保证品质优良。”3月25日,记者来到前锋区桂兴镇渔桥村,该村村民张国勇正在自家的青脆李基地里除草、剪枝。
“老张,看来今年又有好收成,不得再上访了嘛!”同行的桂兴镇纪委书记赵德杰开起了玩笑。
“赵书记说笑了,现在村里发展起了青脆李产业,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张国勇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今年51岁的张国勇是土生土长的渔桥村人,2010年,他患上了肝硬化,妻子也不幸患病,前后花费了10多万元的医药费,家中负债累累。
2011年,由于房屋拆迁问题,双方未达成一致,张国勇成了专业“上访户”。“那段时间两个女儿上学要花钱,我们夫妻俩看病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张国勇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2014年,张国勇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有低保兜底,治病有医疗保障,政府还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光靠低保和公益性岗位过日子没有前途。”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张国勇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发展青脆李产业,实现年收入3万余元,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脱贫致富路。
在渔桥村,还有很多村民像张国勇一样,靠发展青脆李摘掉了穷帽,他们笑称:“青脆李就是我们的‘致富果’。”
小小青脆李如何成为村民的“致富果”?2016年的一天,时任该村第一书记的苏中联突然听村里一位长期辗转广安和阿坝州茂县跑运输的村民提起,茂县的青脆李饱满圆润、口味甘甜,备受消费者青睐,每到李子成熟季,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前来收购。而前锋区的土壤、气候条件与茂县相似,是否也适合发展青脆李?
苏中联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渔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国辉,得到张国辉的支持和肯定。2016年8月,张国辉带领村支“两委”干部和部分村民来到茂县考察学习。
在茂县,张国辉惊讶地发现当地的青脆李亩产量能达到5000多斤,每亩李子收益达2万余元。高产量、高效益的背后,是村民越来越鼓的腰包。张国辉下定决心:就发展青脆李。
从茂县考察回来后,渔桥村马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不少村民第一时间加入的同时,还积极协助村“两委”把村里1100余亩撂荒地开垦出来。
“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没钱还能借钱花。”没有资金,村民李云才主动申请小额信贷贷款5万元,拿出3万元投入到合作社,用剩余的2万元单独承包了10余亩地种植青脆李,并在林下养殖鸡、鸭、鹅50多只;缺乏技术,村上请来了专业技术员授课,李云才一课不落地跟着学。打窝、修枝、嫁接、拉枝、施肥、防虫等技术他都熟练掌握,慢慢成为村合作社的技术骨干。
“我村提出了‘贫困户出土地,业主与合作社负责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农户负责管理,按照业主40%、贫困户30%、合作社20%、农户10%的分红比例分成’的模式发展产业。”张国辉说,目前村合作社有27个股东,全村青脆李产业1000余亩。
2018年7月,村里首批青脆李挂果,产量达到10万多斤,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余元,人均分红500元,这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为了拓宽青脆李销路,渔桥村还积极探索李子销售新模式,采用“互联网+”,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农产品增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随着青脆李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渔桥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充分激发,追求美好生活蔚然成风。
“现在家里水电气全通,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生活没有压力,日子越过越好。”村民郑登远说,今年的李子马上又要挂果了,他有信心卖个好价钱,接下来他打算再承包几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
记者感言:
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扬帆起航,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定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
但是,发展产业不能盲目跟风,一定要因地制宜。前锋区地貌东高西低,地形复杂,境内有粮油、花椒、茶叶、枳壳等特色种植业,跟渔桥村一样,这些产业的发展,当地都切实弄清楚了本地的优势和潜力所在,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发展产业是脱贫奔小康的根本之策,一项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子,只有坚持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产业,才能促农增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推贫困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来源:广安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