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我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而在将近三年的战争中,打了十几场战役,其中最为经典、最有影响力的却是第二次战役。

在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期间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重创美军部队,扭转了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在此战之后,美国的《纽约先坛报驱论》甚至称之为: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失败!那么,当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战况如何?它在国际上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今天《启史》为您揭开谜题。

中国志愿军赴朝作战

在1945年的时候,朝鲜半岛在美苏的协调之下,以三八线为界限分而治之。这片经过日军荼毒的土地迎来了短暂的平静。

图1 抗美援朝志愿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朝鲜半岛的局势发生变化,金日成带领军民率先在半岛挑起了战火。因为背后有斯大林撑腰,再加上南韩表现糟糕,原本局势一片大好,近9成的领土都被朝鲜纳入囊中。

面对如此强敌,南韩只能求助于美国。于是,在1950年9月28日,联合国军队在仁川登陆战之后,局面发生逆转,朝鲜军队节节败退。

原本美国只是打算将朝鲜军队打退到三八线之外,但是看到朝鲜军队溃不成军,而中苏两国还处于观望状态,看似并不打算掺和这件事,这让美国的野心瞬间膨胀,打算速战速决,占领朝鲜半岛!

图2 毛主席接见志愿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我方已经失去了入朝作战的最佳时机,并且清楚地知道斯大林不会出兵朝鲜,最多提供武器援助。很多人都不同意参与这次战争,但是毛主席力排众议,派遣军队入朝作战。因为他认为,不能让新中国的东北边埋一颗定时炸弹!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而他的高瞻远瞩,格局之大,也不得不让人敬佩!

二次战役的前期准备

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正式开始对敌作战。在之后的第一次战役中,我军歼敌1、5万,彻底粉碎了美军在感恩节前结束战斗的妄想。

经历过对敌作战之后,志愿军开始为第二次战役做出准备。例如此前战况不佳的38军,首战失利,还受到彭老总的批评。第一次失败不算什么,不能一败再败!第38军做着充足的准备,打算一雪前耻。

图3 麦克阿瑟在朝鲜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相反的,则是美军的麦克阿瑟虽然增兵数万人,但是仍旧认为中国是小股军队入朝作战,不会和美军硬刚,打算大胆地向北推进。彭老总针对这种心理,制定了“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这也是我军的强项。

这种防战略方针,既能缩短我军的运输线,也有利于摸清敌情,便于志愿军敌后穿插,各个歼灭。历时29天的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在缺乏冬装的情况下,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艰苦战斗,大败敌军。

根据相关数据的记载,在第二次战役中共歼敌3、6万多人,其中美军就占据了2、4万多人,还缴获击毁了1千多门火炮,装甲坦克200多辆,汽车3千多辆,还包括了飞机6架,这还是在美军强大的武器装备获取的胜利。这次胜利甚至超越了毛主席最初的预想,志愿军收复了平壤、元山,迫使美军退守三八线内。同时,也将整个战线从青川江推至了三八线,彻底的扭转了朝鲜战局。

图4 血战长津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战役在获胜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例如被称为“万岁军”的38军;还有特级英雄杨根思,这是在东线中的长津湖战役中实打实地打出来的荣誉称号;以及在零下三四十度坚持作战的“冰雕连”,这些都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世界为之改变

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取得的成就,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在很多国家的印象中,中国的形象仍然是几十年前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而正是这些人打败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苏联,他们都对这些用“简陋武器”击败敌人的志愿军钦佩有加。就算是在一开始对我国有所图谋的斯大林,也不得不赞成:这是一支伟大的军队!也正是因此,才让苏联慷慨解囊,提供武器支援,弥补了志愿军初期在武器上的不足。

图5 斯大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因为,在此之前苏联独自承受来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而志愿军的实力让他明白,中国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之后的援助更是热心了很多。

清长之战中,志愿军将日本人奉之为天神的美军打得溃不成军,这让一直以来称呼我们为“支那”的日本人哑口无言,他们真切的认识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而“支那”一词也在日本的大众语言中消失了。

当然,态度改变的最为鲜明的是朝鲜人民。在志愿军入朝作战时,大多数的朝鲜人是持悲观态度的,毕竟美军的武器先进,战斗力强悍,他们已经深切体会了。而彼时的志愿军虽然部署十分周密,奈何硬件跟不上,武器太低劣了,可能根本不是“联合国军”的对手啊!

第一次战役的时候,志愿军痛打南朝鲜军队,被朝鲜人民认为:打伪军是可以的,但是打正规军估计够呛!而第二次作战,则让朝鲜人民彻底的信服,志愿军威信一时之间空前高涨!

图6 志愿军入朝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的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更是断言,第二次战役的胜利,是一次改变历史进程的胜利。倘若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失败,历史可能走向一个不可预估的方向。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不仅使各个国家对中国大为改观,也使得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11月23日,英国就借由印度驻华大使转达了想要中国修好的建议,这也是由西方国家第一次提出的和谈建议;此后,印度还牵头了13个亚非国家,呼吁和平至上,希望不要殃及池鱼。在几天之后,经13个国家起草的《朝鲜和平方案》被送到联合国,因为其不合理性,被中国硬气地拒绝了。

图7 彭老总在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二次战役进行时,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伍修权作为特派代表出席了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事宜。在11月28日,他在会议上有力地控诉了美国,并痛斥对方的恶行,而素来骄傲的美国代表,尽管听得恼怒万分,却也没有还嘴。一个小小的细节,更加证明了在国际社会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志愿军收复平壤时,我国的代表正在华沙参加世界和平保卫大赛。当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入会场之后,会场上80多个国家的近3000名代表,全部起立鼓掌欢呼,时间长达15分钟之久。

参考文献:《抗美援朝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