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诗歌史上,杜甫绝对是一座令人景行行止的高峰。正如戴建业教授说的那样,如果要颁发一个诗歌最高成就奖,那定是杜甫无疑。杜甫对于诗歌的贡献,不仅在于他集古典诗歌于大成,也不仅于那些作品的艺术成就,更在于他诗中心怀苍生的大境界。

杜甫在世之时,相比李白王维等人,诗名并不怎么彰显,直到中晚年,杜甫开始有了一定的诗名,成为地方达官显贵的座上宾。直至中唐,白居易、元稹两大诗坛巨擘推崇他诗中的现实主义,杜甫的咖位才提升到和李白一样。

宋朝更是千家注杜,此时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杜甫能够成为诗歌史上首屈一指的存在,并非仅仅是依靠后世文坛宗师的宣传,而是他的诗,确实臻于化境,他的很多作品,当时以为读懂了,然而细细品味,又能感受出不一样的意义。

最近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舞台上,评委嘉宾康震点评了杜甫《前出塞》《后出塞》等诗,又令我明悟了之前不曾读懂过的含义。虽然康震作诗的水平许多诗词爱好者嗤之以鼻,可不得不承认,康震讲解诗词,声情并茂,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杜甫虽然没有去过边塞,但却写过许多有名的边塞诗。《前出塞》一共九首,《后出塞》五首。

《前出塞》主要事通过一个征夫的讲述,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从接受征戍对家人的不舍,到在路上的心理的变化,再到路上被欺压的委屈、军队中的黑暗现象,以及战争立功的态度,最后是征夫对十余年军旅生涯的总结。

在这九首诗中,杜甫讽刺了唐朝穷兵黩武,对百姓带来的苦难,对国家带来的隐患。《前出塞》中毕竟有名的诗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后出塞》五首,则是对安史之乱的反映。这首诗,是写于天宝十四载的冬天。此时,安禄山刚发起叛乱,而唐玄宗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开元盛世之中,认为安禄山不会背叛他, 即便是反映实情,唐玄宗却认为是诬告。

叛乱还未传出,杜甫却通过一位“逃兵”的口中,深刻认识到了安禄山叛乱的危害性。

这是《后出塞》中的第三首。古人重在守边,维护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而杜甫那个时代,边疆好大喜功,不断的发动战事。可是,兴也是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不断的征伐,给唐朝埋下了很大额隐患。

所以,诗中说全国已经统一,孤军还要深入。正是借着征伐,边将拥兵自重,不断坐大。“日收”句,实是指安禄山蓄养数万匹战马,包藏祸心。但是安禄山打着为朝廷效忠的旗号,唐玄宗还自得不已。

这第四首,已经是将矛头直指主将。前两句,是说边塞不断发出捷报,其实这都是虚报邀赏请功的,实际边塞并无战事。中间几句则是描写边塞的主将招兵买马,最后四句,批评主将不将朝廷放在眼里,而胆敢揭发高密的,则性命堪忧。

一场叛乱,已经蓄势待发,这第四首,已经有山雨欲来的气息。

最后一首,也就是第五首。杜甫通过“逃兵”的讲述,肯定了他地出逃是无比正确的,因为他不想为安禄山卖命,而安禄山是叛逆。同时杜甫也是在警醒执政者,安禄山已经长驱直入,洛阳即将沦陷。

五首诗,一气到底,文势一步紧一步,局势也越来越危急。

虽然《后出塞》没有明确指出安禄山之名,但无处不是在指责安禄山,在警醒朝廷。这五首诗,通过这位士兵从参军到逃出的过程,描绘了安禄山反叛的原因以及将会带来的危害。

所以康震称杜甫是不同于其他诗人,描写边塞的生活,已经建功立业的理想。而杜甫是从政治的角度来写边塞诗,堪称唐朝诗人中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