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到月子中心“坐月子”成了许多家庭的选择。

如果在小红书、B 站等社交媒体上搜索 " 月子中心 ",映入眼帘的都是“媲美星级酒店的房间、妇婴24小时专人照料、专业医疗团队定期检查......”等宣传广告,有的动辄费用三五万,有的甚至收费数十万。

但就是如此天价的月子中心,在市场上却越来越火爆,这究竟是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 网络

多重助力,月子中心发展迅猛

多重助力,月子中心发展迅猛

在国内,月子中心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2007 年后逐渐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逐步得到扩张,2019年中国成规模的月子中心数量达到1930家。月子中心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1)坐月子的传统习惯

坐月子文化是我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生活内容,从社会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渡过人生生理和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

根据艾媒咨询《2019 年中国月子中心市场需求调研分析》,60% 以上的调查者认为产妇坐月子是必须的,且需要更科学的方法。而月子中心的科学饮食、产后护理、新生儿照顾、心理疏导等诸多科学服务,正好契合消费者的需求。

(2)收入增长,消费升级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人们的消费意识发生变化,更多的家庭愿意把钱花费在除物质需求之外的健康需求中。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 网络

(3)二胎政策开放

自“二孩”政策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保持相对稳定趋势,2018年时,便有约51.0%的新生人口为二孩。

二孩产妇多经济稳定且家庭结构趋于老龄化,加上高龄孕妇顺产的可能性降低,新生儿遗传缺陷发生率增加。所以,大龄妈妈们选择到月子中心坐月子的几率较高,以求坐月子期间舒适安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 网络

市场竞争下,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市场竞争下,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月子中心以其专业性与系统性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与此同时,在消费需求暴涨之下,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如何优化升级成为脱颖而出的关键。

(1)市场获客成本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长期的经营运转,大部分月子中心每月会举办多个免费活动。

但是因月子中心服务的消费群体是中高端人群,所以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能覆盖的精准目标客户不到20%,活动结束后也转化有限,长期以往导致获客成本不断增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 网络

(2)月子中心客诉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月子中心的客诉率也是居高不下,频频爆出新闻。

如此前便有客户投诉:“轮班的护士和月嫂轮流照顾,甚至奶喂到一半就会换人。”因为人手不够,宝宝可能会哭上十几分钟才有人处理。

其实,在最容易出现护理危险的环节,更应该加强最大和最优质的人力,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确保经营的安全。

(3)产后服务粘度小,渗透率低

客户在产后所进行的产后增值服务,大都是月子套餐附送的赠品,比如产康项目、儿童游泳项目等。

但是在短短的28天月子期进行项目的体验,客户并不能对附赠项目的价值产生认可,长此以往,便造成月子中心产后服务粘度小,渗透率低,客户也不再继续进行产后增值服务的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 网络

市场容量还未完全释放

市场容量还未完全释放

月子中心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市场容量还未完全释放。近年来月子会所已经由一二线城市拓展至三四线城市,业务体系正在不断发展完善,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保持增长趋势,行业增长前景看好。

1. 资本市场推动规模扩大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推动,近年来月子中心资本市场动作频频,2017年以来,无忧保姆网、菩提果、轻松妈妈先后获得了千万元的融资。

受益于资本市场的不断推动,近年来我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得到迅速扩展。据市场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40%,预估2024 年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 290 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 网络

2. 盈利模式的改变

在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后,可通过收购经营不善的月子中心进行资产重组,改善内部经营,提高管理绩效,实现新的利益增长点;同时还可实行连锁加盟制度,在扩大品牌占有率的同时收取数十万的加盟费用,提高盈利能力。

3.业务模式的多元化

目前月子中心主要以硬件资源差异性为主,如酒店型,园区(海景)别墅型,医疗型,家庭看户型等,而在服务创新及流程体系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月子中心的品牌和月子房定位、养护服务建设、月子房的产能测算等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大,差异性定位、模式多元化将成为月子中心的立业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