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驾车通过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时,作为驾驶者必须要遵守“一停二看三通过”的规章制度,必须谨慎慢行;切不可麻痹大意,抱有侥幸心理。假若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而对于驾车通过铁路道口的规则,国内国外对于驾驶者都有明确的要求,可偏偏有一些人就是无视这些安全守则,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做儿戏。比如我们今天要提到的这起事故,罪魁祸首就是两个“胆大包天”的苏军士兵,而他们所驾驶的车辆也是十分特别——一辆参加演习的T-64主战坦克。
1988年1月19日,东德勃兰登堡州福斯特·齐纳(Forst Zinna)军事区附近,一列从柏林开往哈勒的E11型电力机车此时正牵引着12节客车车厢和1节餐车在铁轨上疾驰行进着。当时车上的乘客正在车厢中悠闲地享受下午的时光,场景看起来既有些平常,又显得有一丝慵懒。
17时45分,这列编号为211-006号的列车正准备通过一处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这时驾驶员突然发现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横亘在道口处,见状不妙的司机立即鸣笛示警,希望能够物体的主人将其搬离轨道,但鸣笛多次后这个庞然大物依然纹丝不动,稳如泰山一般。
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伤亡,司机决定立即进行制动,减轻列车相撞时的冲击力。在即将撞击的一瞬间,驾驶员终于看清了这个庞然大物的真面目,竟然是一辆全副武装的T-64A型主战坦克。几秒钟后,211-006次列车的车头便结结实实地与坦克车身撞在了一起,车上的乘客在听到一阵猛烈的急刹车声音后,接着便迎来了一股巨大的撞击力和响声,顿时车厢里哭喊声、尖叫声响成一片,时间此时来到了17点50分。
虽然在撞击前,两名火车驾驶员及时离开了驾驶座位,但毕竟人体无法抵御如此猛烈的冲击力(时速达到了每小时110公里),卷曲的车皮还是凭借惯性将二人生生地拍成了肉酱。而车头后面的6节普通车厢和1节餐车也在惯性下出轨和变形,当场就宣布彻底报废;而那辆肇事的T-64A坦克,被生生地撞出去130米外,只是行动结构和反应装甲被完全摧毁,但整体车身还是保持完好。
接到报警电话后,东德的救护人员和附近演习场的苏军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经过现场勘查,人们在破碎的坦克碎片上看到了苏军标识和坦克编号;而救援人员也在报废的车厢中找到了4名乘客的遗体,加上遇难的两名司机,本次事故一共有6人遇难,另外还有33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
事故发生后,东德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立即下令派人前去救援。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肇事的坦克是东德的,而当调查结果显示是苏军坦克后,东德民间的舆论立即爆发了,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乘客纷纷要求政府严肃处理肇事者,一些地方还爆发了示威活动,人们的不满情绪瞬间达到了极限。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此次事故也十分重视,要求驻东德的苏军高层必须拿出一个满意的答复,以平息当地的愤怒情绪。
经过几个月的不间断调查,东德和苏联官方最终拿出了事故的原因,人们也在新闻媒体上了解了这场惨剧的前因后果——
1月19日下午17时30分,两名苏军装甲兵在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后,驾驶着一辆T-64A坦克准备返回驻地休息。当时负责驾驶坦克的士兵只有19岁,而指挥他的“教官”也只有20岁(估计这就是一个入伍不到两年的新兵)。原本他们不应该通过这处道口,但驾驶员因为走神没有听从战友右转的建议,结果让这辆坦克鬼使神差地走上了道口。
更要命的是,坦克不巧在这个时候居然抛了锚,期间两人做了多次努力,但这个大家伙就是岿然不动,同时他们也听到了列车的鸣笛声。在思考一番后,两个初出茅庐的新兵决定弃车逃生,也就是在他们逃出坦克后不到3分钟,这场东德历史上最惨重的火车相撞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事发后,躲在铁路旁的二人感觉情况不妙,于是脱下自己的装甲兵头盔后,便找了一处地方躲了起来。之后苏军对事发现场进行了大规模搜索,最后出于畏惧和无奈,二人最后走出森林向苏军自首。消息一出,令整个东德社会和苏军高层惊愕不已,人们无法相信,一个军事大国居然能够犯下一个如此低级的错误。
最终东德政府与苏联政府进行了多次协商,决定向本次事故的受害者进行经济赔偿,金额是1355万东德马克;而两名犯下大错的苏军士兵也被送上军事法庭进行审判。很遗憾笔者翻遍了许多资料,没能发现两人最后的结局如何,有说法是两人被判处数十年的有期徒刑,还有说法是审判后便被处决......
事后,当地政府在事发地附近修建了一处纪念建筑,来纪念事故中不幸遇难的乘客;当地的铁路部门也在福斯特·齐纳军事区铁路轨道附近的区域增加了龙齿,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一次发生。
结语
道路安全无论在哪里都不应该掉以轻心,发生在东德的这场“火车撞坦克”的意外更是验证了这一点。如果我们对于交通安全疏忽大意,那么最后吃亏的一定是我们自己,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请各位读者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可掉以轻心。
参考资料
1.《德国铁路发展史:冷战篇》
2.《世界道路灾难大全》
3.《德国铁路事故一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