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最容易诞生英雄。比如20世纪美国军界第一人潘兴,一战时带领美国远征军赴欧参战,赢得巨大声望。二战时马歇尔帮助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坚持先攻纳粹德国再攻日本帝国,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出任美国国务卿和美国国防部长。还有大名鼎鼎的艾森豪威尔,他直接坐上了总统宝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美国第34任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其实美国将军在战场上所求就是两个,要么是军事荣耀,提将星。要么是政治资本,日后方便从政。但是朝鲜战争,美国却没有诞生名将,反而这场战争让美国颜面尽失,不太愿意提及。参战过的将军对此也讳莫如深,仿佛是卡在心里的一根刺。今天就盘点一下,朝鲜战争出现的美国将军,以及他们的结局。首先是麦克阿瑟。1944年,他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二战时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 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朝鲜战争爆发,他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仁川登陆战是他军事生涯的最高点,把战场形势直接逆转。但当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他的指挥才能被戳破了,美军被志愿军按在地上摩擦,再加上他不服从杜鲁门的命令,公开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最终被杜鲁门解职。他的军事生涯到此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仁川登录的美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再来看看李奇微应该说李奇微的指挥能力是高于麦克阿瑟的。他是美军中少见的谋略型人才,这位指挥过西西里岛和诺曼底空降作战的老将,对战局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接手第八集团军时,他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士气。同时,他从志愿军士兵的干粮袋中发现,中国士兵的后勤完全依靠自给自足,他们坚持不久多长时间。所以,他提出利用高强度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杀伤志愿军有生力量。这招让志愿军吃了很大的苦头。但是李奇微的战术最终还是被毛主席破解。在 零敲牛皮糖的战术下, 志愿军开始集中兵力打小歼灭战,一块一块地敲敌人,到1953年,共消灭了5.2万名联合国军,其战果和影响不亚于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打得美军内部受不了,找人替换了李奇微。两位将军都败走麦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三:在朝鲜战场上的美国陆军上将马修·邦克·李奇微

克拉克又接替了李奇微,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克拉克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他沮丧地说,我是首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将军。签了停战协议那年,克拉克不久就从陆军退休了。第四位范佛里特。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指挥官是范佛里特,他创造了一个名为范佛里特弹药量 的名词, 9天内消耗炮弹36万发,平均每门炮每天发4千发,可见美军用弹之凶狠。范佛里特毕业于西点军校,同学里面有两位比较牛的人物,艾森豪威尔和布雷德利,他所在的班被称为将军班。他在朝鲜战争中与上级克拉克不和,加之打仗失败,于1953年提前退休。那一年同时退休的还有阿尔蒙德中将。他是麦克阿瑟的参谋长,唯麦克阿瑟之命是从,从来不质疑麦克阿瑟下的命令。当麦克阿瑟被解职后,他作为爪牙也在军队待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美军陆军上将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

所以,在朝鲜战争里,美国将军们没有捞到任何好处,既没有军事荣耀,也没有政治资本。朝鲜战争,美国是最大的失败者。军队内部评价此战,是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错误战争。